英国F-35要被印度下手了?在滞留两周后,英国不得不同意将滞留在印度特里凡得琅机场的故障F-35B转移至机库维修。 F-35战斗机项目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搞起来了,美国带头,英国作为大伙伴砸了不少钱和技术进去。英国皇家空军和海军一共计划搞上百架F-35B,这种型号能垂直起降,特别适合航母用。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管总装,英国的BAE系统公司负责部分部件,比如机翼和后机身。英国在项目里投了15%的开发成本,换来一些技术转让,但核心东西还是美国捏着。 F-35B的隐身涂层、先进雷达和传感器是卖点,在实战中帮北约部队干了不少活。英国机队从2010年代初开始接收,第一批就上舰测试。 项目合作复杂,涉及多国,但英国对保密特别上心,因为技术一旦外流,整个联盟都受到影响。 2021年11月,一架F-35B从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起飞后掉进地中海,英国赶紧派潜艇和特种部队捞残骸,抢在别人前头,就是怕关键部件被分析。 英国媒体当时报道,哪怕是飞机残骸上脱落的一小块隐身涂层,都足以被列为“一级机密”。这种过往的经验,也让英国军方更清楚,一旦F-35落入非盟友的手中,可能带来的技术泄露后果。 所以,当这架故障战机停在印度机场后,英国的应对几乎是本能反应。 第一时间,一支海军技术团队从航母上被派到现场。他们围住飞机,甚至有人干脆搬来凳子,日夜轮班守护。吃饭时,也要保持飞机始终在视线范围内。 印度人看在眼里,不免觉得有些尴尬。当地空军多次提出,可以把飞机拖进机库以防暴雨侵蚀,甚至愿意派出技术专家协助维修。 然而英国人态度冷硬,几乎不给对方留情面。他们直接回绝,理由简单到近乎刺耳——“担心技术泄密”。 这种谨慎有前车之鉴。 冷战时期,1976年一架苏联米格-25战机曾被飞行员鲁斯季科夫驾驶叛逃至日本北海道。美日双方趁机对米格-25进行系统拆解研究,直到残骸被归还给苏联时,机体上已经留下了大规模拆卸的痕迹。 这一事件让苏联付出了沉重代价,也让后来所有大国在处理尖端装备时更加小心。 英国深知,只要印度能接触到F-35的核心部件,无论是航电系统、隐身涂层,还是推力矢量喷口的细节,都会成为对方研究的突破口。 僵局也带来了现实问题。 F-35B露天停放在印度机场,烈日暴晒加上连日暴雨,对机体维护造成极大压力。 经过长达两周的争执,英国终于点头同意将战机转移至机库维修,但同时提出苛刻条件——印度地勤和技术人员一律不得接触机体,所有操作必须由英国团队完成。 问题在于,印度的机库终究是印度的地盘。周围到处都是地勤与技术人员,就算英国人严防死守,也难保不会出现所谓“百密一疏”。 印度向来对先进战机技术求之不得。事实上,印度早在采购苏-30MKI战机时,就曾在联合研发和本土化生产环节上大做文章,以期获取俄方更多核心工艺。 如今,一架全球最先进的F-35B近在眼前,哪怕只是观察一次维修操作、截取某个零部件的参数数据,都可能成为宝贵的情报。 英国人当然心知肚明。对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保护一架战机,更是维护与美国之间的军事互信。 因为F-35B属于美国主导研发的第五代隐身战机,英国作为少数拥有完整使用权的盟友,一旦被怀疑技术外泄,势必影响未来在美英军事合作中的地位。 于是,即便冒着外交摩擦和影响与印度关系的风险,英国也只能把这场“看守战机”的戏码演到底。
中方的回应,这次与俄罗斯截然不同,让特朗普惊㤉!8月28日,路透社报道:“北
【35评论】【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