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家饭碗端去给别人盛饭,结果锅都空了。”巴基斯坦把JF-17的核心技术打包空运安卡拉,生产线随即熄火;土耳其用这些资料拼出KAAN,首秀就拿到印尼、沙特大单,却闭口不谈当初说好的股权。 先说说枭龙战机,也就是 JF-17,这可是巴基斯坦的 “军工招牌”。早年间巴基斯坦空军的飞机全靠买,美国的 F-16 说断货就断货,想升级还得看别人脸色。 后来跟咱们中国合作搞出枭龙,巴基斯坦才算有了自己的战机生产线 —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握着这条线,一边给自家空军造飞机,一边卖给缅甸、尼日利亚这些国家,每年都有稳定收入。 更重要的是,这条线还带活了一圈小厂:卡拉奇有个工厂专门给枭龙做起落架,拉合尔的电子厂做航电零件,连旁遮普省的小作坊都能接些机身材料的订单。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哪儿是生产线啊,就是实打实的 “金饭碗”,一家人的生计都靠它。 可前几年巴基斯坦手头紧得厉害,外汇储备少得可怜,连买粮食、石油都得精打细算。这时候土耳其找上门了,拍着胸脯说 “咱合作呗”:土耳其说要帮巴基斯坦修一条从土库曼斯坦过来的天然气管道,解决能源问题; 还说要把 TB-2 无人机的生产线给巴基斯坦,让他们也能造无人机赚钱。条件就一个 — 把枭龙的核心技术拿出来,一起搞新战机。 巴基斯坦当时大概是急糊涂了,真就答应了。而且给的还不是啥皮毛技术,全是能 “卡脖子” 的硬货:比如枭龙最厉害的 KLJ-7A 雷达,这玩意儿能让飞机看 170 公里远,同时盯着 15 个目标,没有它,枭龙就是个 “近视眼”,巴基斯坦当初为了搞懂这雷达,花了 5 年时间; 还有 DSI 进气道的资料,这东西能让飞机飞得更省油、更隐身,光是做实验就烧了不少钱;最要命的是,连飞控系统的部分代码都给了 — 这相当于把飞机的 “大脑神经” 交出去了,有了代码,就能随便改飞机的飞行性能。 为了送这些资料,巴基斯坦还专门调了军用运输机,一箱子一箱子的设计图、加密硬盘,从卡拉奇直接运到土耳其的安卡拉,生怕路上出岔子。可他们没料到,这一运,就把自己的后路给断了。 土耳其拿到资料后,那动作快得跟捡了宝似的。他们根本没按 “一起搞新战机” 的约定来,而是把枭龙的技术拆解开,直接塞进了自家的新战机项目 —KAAN。 有了枭龙的雷达参数,土耳其省了 3 年研发时间,很快就搞出了国产雷达;有了进气道的数据,KAAN 首飞就能飞到 1.8 倍音速;连飞控代码都帮他们解决了飞机高机动时的稳定问题,避免了好几次试飞事故。 2023 年 KAAN 一亮相,土耳其就开始 “收割订单”:对印尼,他们说 “你给我镍矿,我就教你造战机”,印尼立马订了 24 架;对沙特,又说 “我的 KAAN 能跟你现有的 F-15 配合,还能接你的防空系统”,沙特一口气订了 48 架,总金额超 120 亿美元。可当初跟巴基斯坦说好的 “好处” 呢? 土耳其提都不提了 —之前承诺的 “5% 技术分红” 没影了,说好让巴基斯坦参与零部件生产也不算数了。 更气人的是,土耳其还到处吹 “KAAN 是我们自己研发的五代机”,连枭龙技术的影子都不敢提,甚至在机身说明里,把枭龙的技术说成是 “土耳其自主创新”。 这边土耳其赚得盆满钵满,巴基斯坦可就惨了。PAC 的枭龙生产线从 2022 年就慢慢停了:缅甸本来订了 10 架枭龙,一看核心技术被土耳其拿去了,立马暂停订单,转头去看印度的飞机; 尼日利亚更直接,说 “技术都不是独家的了,你得降价 30%”;连巴基斯坦自己的空军,都放慢了买枭龙 Block3 型的速度,怕这飞机没了技术优势。 生产线一停,周边的小厂也跟着倒霉:给枭龙做起落架的工厂裁了五分之一的人,以前忙得加班,现在工人天天闲着;拉合尔的电子厂直接关了门,老板愁得说 “干了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还有好几个小作坊,因为接不到订单,直接倒闭了。巴基斯坦当初递出去的 “金饭碗”,没帮别人盛多少饭,反倒让自己的 “锅” 彻底空了。
🌛虽然巴基斯坦脑子发热,把枭龙战机的生产技术给了土耳其,但是土耳其只能对航
【1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