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60年秋,开封城南门外刑场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五十五岁的孔彦舟跪在刑台中

侃天侃地也侃过去 2025-08-29 16:21:18

公元1160年秋,开封城南门外刑场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五十五岁的孔彦舟跪在刑台中央,这位曾经的金朝广平郡王、南京留守此刻面临着人生的终局。 按照金朝律例,二品大员处斩应有相应的仪轨,但今日的刑场却异常简朴。监斩官面无表情地立于台侧,刽子手默默擦拭着鬼头刀,阳光透过云隙照在冰冷的刀刃上,反射出刺目的寒光。台下聚集的百姓鸦雀无声,既无人喊冤,也无人唾骂,这种异常的寂静在历次处决显贵的场面中实属罕见。 几位跟随孔彦舟多年的老兵远远站在人群外围,神情复杂地望着这个曾经的主帅。他们中有的人还记得当年跟随孔彦舟转战南北时的情景,那时他还是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其中一位老兵暗自叹息,想起绍兴十年攻打濠州时,孔彦舟曾亲自率军冲锋,身先士卒。转眼二十年过去,往日的战功都化作了今日刑台上的凄凉。 孔彦舟生于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相州林虑人。出身寒微的他年少时便以狡黠闻名乡里,常行偷盗之事。村里老人还记得,他常常带着一帮少年在集市上厮混,不是偷了张家的梨,就是摸了李家的鸡。有一次为了赌债,他竟将村头土地庙里的香炉偷去变卖,惹得全村老小愤慨不已。 宣和七年(1125年),因与人斗殴致人死亡,为避宋律制裁而逃亡。那是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十九岁的孔彦舟仓皇逃出林虑县城,一路向南流浪。沿途饥寒交迫,有时不得不与野狗争食。直到逃至应天府地界,恰逢朝廷募兵,这才混入军中,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在建炎二年(1128年)的金军攻山东之役中,时任京东西路钤辖的孔彦舟未战先逃,沿途纵兵劫掠百姓。他的部队所过之处,百姓无不遭殃。粮食、牲畜被抢夺一空,稍有反抗便遭毒打。朝廷虽怒其行径,但因局势动荡,只得改授其沿江招捉使一职。 绍兴二年(1132年),在镇压钟相起义时,孔彦舟采取极端手段,屠戮甚众。他的部队每到一个村庄,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十六岁以上男子全部处死,女子则分配给部下。湖南民间称其为"披甲盗",百姓闻其名无不色变。 此后时局变幻,孔彦舟先后投效伪齐政权与金朝。在伪齐时,他颇得刘豫赏识,常与刘豫之子刘麟一同出征。每次战后,他总要抢先挑选战利品,尤其喜爱收集金银器和丝绸。他的府邸中堆满了各类珍玩,妾室多达数十人。 在绍兴十年(1140年)的战役中,他率金军连破宋军,生擒南宋水军统制邵青。这场战役中,他利用对宋军布防的熟悉,采取迂回战术,切断了宋军的粮道。邵青被围困十余日后,终因粮尽而降。孔彦舟因战功获封广平郡王,后任河南尹、南京留守。 随着官位高升,孔彦舟的私欲日益膨胀。他在开封的府邸极尽奢华,每日宴饮不断。据《金史》记载,他"荒于色,有禽兽行"。其妾室刘氏所生之女年方十六时,容貌出众,肌肤胜雪,眉目如画。一日孔彦舟酒后见之,竟生邪念。女儿惊惧哭诉:"妾身实为大人骨血。"孔彦舟却道:"若非亲生,反为美事。" 次日,他逼迫刘氏对外宣称女儿非其亲生。刘氏初时拒不从命,跪地哭求道:"妾身十六岁就跟了大人,这孩子确是大人亲生骨肉啊!"孔彦舟大怒,当场命人将刘氏殴打得遍体鳞伤,随后囚禁军营。三日后,刘氏不堪折磨,被迫当众声称女儿系从前带来。孔彦舟遂公然纳女儿为妾。此事在开封城内传开,但众人畏其权势,皆不敢言。 金正隆五年(1160年),完颜亮整顿朝纲,孔彦舟因政敌举发而遭查办。经金廷核查,找到当年孔府管家、婢女等人证,证实其悖逆人伦之罪。审讯持续了三个月,期间多位旧部出庭作证。虽孔彦舟战功显赫,然此等行径已触犯金律底线。 是年秋,孔彦舟以"禽兽行"罪名被处极刑。处决前夜,他曾请求饮酒,但被狱卒拒绝。他的家产尽数抄没,宅邸改为兵营,广平郡王封号亦被革除。刑场之上,无人为之悲泣,亦无人为之愤慨,唯余一片沉寂。这位曾显赫一时的将领,最终因违背人伦之道而遭刑戮,其事迹载入史册,成为后世之鉴。

0 阅读:53
侃天侃地也侃过去

侃天侃地也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