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南苑战斗中,吴江平为突围去勘察路线,摸索中他发现脚下有一根花绳,他心

文史充点站 2025-08-29 09:25:50

1937年,南苑战斗中,吴江平为突围去勘察路线,摸索中他发现脚下有一根花绳,他心头一紧,顺着绳子走去,他大吃一惊! 南苑阵地硝烟弥漫,日军出动30多架飞机对这里进行疯狂轰炸,地面部队在坦克和大炮掩护下步步紧逼,守卫北平南大门的29军装备简陋,战士们主要依靠步枪和大刀与敌人作战。 年轻的吴江平是军训团的一名学生兵,他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满怀报国热情却缺乏实战经验,激战从清晨持续到黄昏,29军伤亡惨重,通讯中断,指挥系统陷入混乱。 黄昏时分因为援军无望,上级下令向北平方向突围,然而撤退路上危机四伏,日军在通往固安的道路上部署了密集的机枪火力网,子弹如雨点般封锁着去路。 战友们一批接一批地倒下,突围队伍被死死压制,就在这关键时刻,负责勘察路线的吴江平在匍匐前进时,脚下突然碰到了一根细绳,多年的训练让他立即警觉起来,这绝不是普通的绳子。 他没有贸然扯动,而是小心翼翼地用刀割断绳子,然后屏住呼吸,顺着绳子延伸的方向慢慢摸索过去,在前方的一个土堆后面,他发现了令人震惊的景象。 一名日军士兵蹲在简易掩体里,身边架着三挺轻机枪,手中正握着两根细绳的另一端,吴江平这才明白,日军利用这些绳子作为预警装置,一旦有人碰到绳子,掩体里的机枪手就能立即察觉并开火扫射。 这种巧妙的战术让日军能够用极少的兵力控制大片区域,吴江平意识到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整支突围队伍都可能被困死在这里。 他悄悄绕到掩体后方,趁敌人不备突然跃起,手中的大刀闪电般挥下,瞬间解决了那名日军,随后他迅速将这一发现告知后续战友,大家纷纷沿着类似的线路摸查。 按照这个方法,突围队伍接连清除了七八个机枪掩体,消灭了8名日军,这个发现为大家撕开了日军的封锁线,打开了一条宝贵的生路。最终,吴江平和七百多名战友成功突围。 但南苑之战付出了沉重代价,29军伤亡超过五千人,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壮烈殉国,那些未能突围的1500多名学生兵,大多血洒疆场,青春永远定格在了那个硝烟弥漫的七月。 这场战斗深深震撼了吴江平,战后他毅然奔赴延安,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继续他的报国之路,在那里他接受了更加系统的军事训练。 1942年,吴江平所在的部队需要突破日军严密封锁的同蒲铁路,铁路沿线地堡林立,铁丝网密布,每隔十几分钟就有巡逻队经过,探照灯不时扫过。 更困难的是队伍中有一名刚刚分娩的产妇和她出生仅3天的婴儿,产妇身体虚弱无法快速行动,而婴儿的哭声随时可能暴露整支队伍的位置。 在这个紧要关头,吴江平主动承担起了保护母子的重任,他撕下自己的军装裤腿做成布条,将小婴儿紧紧绑在胸前,同时搀扶着虚弱的产妇。 趁着夜色掩护,吴江平带着母子俩小心翼翼地穿越火线,每当听到巡逻队的脚步声,他就立即找掩体隐蔽,婴儿一旦要哭,他就轻轻摇晃安抚。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安全穿越了日军的封锁线,这段“火线救婴”的英雄事迹很快在部队中传开,战友们称他为“八路军中的赵子龙”。  信源:京报网 吴江平——八路军中的赵子龙

0 阅读:19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