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看到的所谓通缩和所谓的未强先老都是假象! 现在的中国,有两大经济与社会现

军用黑科技 2025-08-29 02:39:09

或许我们看到的所谓通缩和所谓的未强先老都是假象! 现在的中国,有两大经济与社会现象备受关注。 1.全社会性的“通货紧缩”,三年来,当整个世界都陷入通胀之际,唯有我们的通胀率长期维持在最低水平,同时还伴随着流动性紧张现象。这似乎符合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紧缩”现象一切条件。 但我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并不是全盘照抄西方经济学理论。 所以我们国家的许多经济现象一直不被西方经济学家们所能理解,这其中也包括国内一些全盘接受西方经济学教育的所谓专家群体。 那么,我为何要说目前我们看到的所谓“紧缩”极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呢? 其实我们可以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层面的经济表现以及中国在先进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两极分化的表现可以略窥一斑。 如果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并不缺钱,甚至可以这么说,只要时机成熟或者我们愿意,我们更加不缺大规模充盈流动性,重新拉动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轨道的能力。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已经通过一些举措在释放出“大放水”时代的积极信号了。 比如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的协同创新,比如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和新藏铁路的超大项目启动,比如医疗改革试点和幼儿园大班免费试点等。 很明显,我们今天的所有“通缩”现象,极有可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货紧缩,而是等待一个绝佳时机的伪装。 2.人口老龄化与生育率的急剧下降。 这是事实,也确实让很多人感到焦虑。 未富先老,这也是很多人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担忧,甚至还有人会把今天的我们与曾经的日本联系起来。 但我从不认为我们会步日本后尘。 因为我们其实已经在争夺人工智能时代主导权的过程中找到了解决方案。 几乎很少有普通人会对2025年7月中国电力消耗量突破1万亿度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对我们甚至是对整个世界而言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没错,大电力支撑起来的大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而不是在路上了。 人工智能时代对于普通人而言最大的不同体验是什么? 或许你应该去北京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去好好体验。 那就是未来大多数普通人将脱离实际工作岗位,大规模机器人纳税的时代将伴随人工智能时代共生。 我计算过时间,最快可能会在2035年以机器人替代人类工作纳税的时代将开启。 届时,正好是70后大规模进入养老市场的时间节点。 你所担忧的养老保险缺口实际上到那时根本就不会成为问题了。#通缩危机#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新闻依据与猜测,仅供参考!)

0 阅读:237

猜你喜欢

军用黑科技

军用黑科技

隐形斗篷、脑控坦克、微波武器…实验室里的超级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