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红十军团团长刘畴西在怀玉山区被捕,送到黄埔一期的同学俞济时。余穿着将军大衣,烤着炭火,抬头看着冻得浑身发抖的老同学。他一句话也没说。他挥挥手,让人把刘带走。 红十军团于1934年11月在赣东北地区组建,由方志敏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刘畴西任军团长,粟裕为参谋长。 部队包括第十九师、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一师,总兵力约六千人。从葛源镇出发,向皖南推进,途经德兴、开化、婺源和休宁等地。12月10日,在歙县汤口镇与第十九师会合,但很快遭遇国民党军补充第一旅阻击。 12月14日,谭家桥战斗爆发,红十军团袭击敌军阵地,第十九师师长寻淮洲中弹牺牲。战斗失利后,部队南下转移,进入浙赣边界的怀玉山区。那里地势险峻,国民党军调动多个师旅,分路合击。红十军团边作战边撤退,士兵在陡坡上行军,背负武器警戒。 1935年1月16日,方志敏率先遣部队突出重围,但返回山区寻找主力。刘畴西指挥主力约两千人,面对敌军七倍兵力包围。部队在山岭间迂回,粮食匮乏,战士摘野果充饥,衣衫单薄。 1月18日晚,部队冲击金竹坑封锁线,当地向导领路,敌方火力阻击,刘畴西带头冲锋,右臂中弹,后续部队后撤,错失机会。次日,敌军收缩包围,红十军团陷入绝境,战士分散失联。1月27日,敌军搜山,刘畴西位置暴露,被押解下山。 刘畴西被国民党军抓获后,双手反绑,衣衫破损,押上马车。马车颠簸前行,到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临时营房,俞济时任国民党军师长,两人同为黄埔一期生。士兵报告俘虏到来,俞济时注视片刻,一言未发。右手抬起,向士兵摆动,示意带人离开。 士兵上前,将刘畴西拖出门外,押上囚车,驶向关押点。此事传开,黄维得知详情。他与俞济时同为黄埔一期生,一次见面时,直面表达不满。黄维声音提高,指责对方行为不当,至少该提供热饭或棉衣。他摇头表示鄙夷,双手比划强调环境。 俞济时听后未作回应,两人气氛紧张。黄维转身离开,继续军务。刘畴西押解途中,囚车经过崎岖道路,换乘火车,抵达南昌后移交绥靖公署。蒋介石获悉,下令顾祝同负责处理。顾祝同安排多名黄埔旧识入狱探视,携带食物和衣物,提出归顺条件,包括高位任职。刘畴西摇头拒绝,声音平静。探视者多次前来,每次持续半小时,离开时摇头叹气。 刘畴西被俘后,蒋介石指示南昌绥靖公署设法拉拢。多名黄埔旧识入狱探视,携带文件和食物,劝说。刘畴西一一回绝,坐在牢房角落,铁镣限制行动。狱中环境恶劣,墙壁潮湿,他拖着伤臂,与方志敏等人互相支持。每日狱卒送饭,他缓慢进食。夏天闷热,蚊虫肆虐。 1935年8月6日凌晨,他们被押往南昌百花洲下沙窝刑场。刑场空旷,士兵持枪环绕。刘畴西下车,铁镣叮当,昂首前行。与方志敏并排站立,高呼口号。枪声响起,他们倒地,年仅38岁。 士兵上前检查,拖走尸体。红十军团主力覆灭,但粟裕率数百人突出重围。他们在浙南山区重组,携带剩余武器,转战各地,保留革命力量。 粟裕后来投身更大战场,贡献突出。这段经历反映出革命者在逆境中的坚持,对后世有借鉴意义。
1930年,蒋介石乘专列前往前线视察,被西北军大队骑兵包围,危急时刻,一个团长率
【1评论】【1点赞】
央迈勇
烈士永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