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学者曾经说过,美西方国家不敢和中国打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中国的装备有多先进,而是因为70多年前一场战役。9000志愿军硬抗70000多美西方联军14天,让美西方明白了中国的强大。 这场战役不光是军事上的事,它还影响深远。志愿军用简易武器对上敌方先进装备,靠的就是不服输的精神。这让美西方看到,中国人骨子里有股劲,不是装备就能压倒的。回想70多年前,9000人对7万多,14天硬扛,这不只是数字,是真实的历史教训。今天看,美西方犹豫和中国开战,根子就在这儿。他们明白,装备先进不等于赢,人的因素才是决胜手。铁原阻击战证明,志愿军传承的血脉还在,这股力量让对手忌惮。傅崇碧和他的部队,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不好惹。 铁原阻击战在抗美援朝里不算最出名的,但它的意义大。志愿军第63军从组建到朝鲜,经历多场硬仗,这次阻击是高潮。敌军有美军第1军,包括美第3师、第25师、英第29旅、土耳其旅等,总兵力4.7万多,火炮1300多门,坦克180辆,空军天天炸。志愿军火炮少,靠步兵和少量炮兵顶。傅崇碧指挥时,强调分散配置,化整为零,避免敌火力集中打击。这战术管用,敌军拔一个点就费劲,时间拖长。189师先上,守到精疲力尽,188师接力,用巧妙火力配置杀伤敌军。187师收尾,用炮兵突袭打乱敌阵。整个过程,志愿军伤亡1万多,敌方损失2万多。这仗让李奇微死心,不再幻想速胜。 更广看,这战役是志愿军从进攻转防御的关键节点。第五次战役前,志愿军连胜四场,但第五次补给跟不上,敌反扑猛。铁原守住,避免了更大损失。战后,志愿军调整策略,建更稳防线。傅崇碧的领导风格在这儿体现,他不光打仗,还抓部队思想,强调纪律。回国后,他参与军区工作,推动训练改革,帮部队适应新形势。他的回忆录里,没夸大个人,更多讲集体努力。这人一生低调,从红军到将军,没沾光走捷径。 今天聊这个,不是吹嘘,而是提醒。美西方学者提这事,点出中国实力不只硬件,更多是历史积累。70年前那场仗,让他们明白,惹中国没好果子。志愿军精神传下来,现在军队现代化了,但那股劲没变。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敢轻易动手。想想看,装备再牛,碰上不怕死的对手,也得掂量。
美国有学者曾经说过,美西方国家不敢和中国打仗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中国的装备有多先进
诸葛利剑
2025-08-28 15:25:54
0
阅读: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