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丘说
那天,小和尚坐在寺庙的院子里读经。
师父路过。
小和尚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很想念另一个人,而那个人却不联系她,她该怎么办?
师父笑了笑,反问,你觉得呢?
小和尚歪着头想了想,说,是不是应该主动去找他?问他为什么不理自己?
师父摇摇头,缓缓说道,最好的做法,只有四个字,本自具足。
其实啊,你等的不是他的消息,是你自己的“圆满”。
从前有个姑娘,爱上了一位云游四方的画师。
画师临走前说:“等我画完这世间最美的山水,就回来为你画一幅像。”
姑娘信了。
于是每一天,她都等在窗前,看远处有没有人走来。
一天、一个月、一年……她由期待变成焦虑,由焦虑变成怀疑,又由怀疑变成不甘。
她开始每天写一封信给他,起初是思念,后来是埋怨,最后甚至带着几分愤怒地责问:“你是不是忘了我?”“你是不是爱上了别的风景?”
但她从来没有把信寄出去。她只是把它们折成纸船,放在河里,任它们漂走。
有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不是在等他,而是在等“那个终于不再等他的自己”。
她不再写信了。
她开始走出房门,种花、喝茶、读书,甚至自己也拿起笔画画。
她不再盯着路口看,而是学会了欣赏窗口那棵梅树一年四季的变化。
直到某一天,她突然意识到:“我一直向外点的灯,原来照亮的一直是我自己的影子。”
你看,世人总是这样。别人一不联系,自己就慌了神。不是慌失去了他,是慌失去了自己,那个以为必须靠他确认才能存在的自己。
真正的放下,不是不再等待,而是不再把等待当成生活的全部意义。
不联系,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你的“匮乏感”。
那如果还是很难过呢?
心里像缺了一块。
那不是缺了他那一块,是缺了你对自己的那一块认可。
有个词叫画蛇添足。
你以为他带来的光是独一无二的,其实你那幅画本来就有色彩,只是你总想借他的笔来填。
一个人不联系你,就像突然关掉了你借来看世界的灯。你突然看不见了,不是世界消失了,是你还没学会打开自己的灯。
很多人不是在恋爱,是在“讨爱”。
讨不到,就哭、就闹、就自我怀疑。这不是爱,这是情感上的“讨饭”。
而真正丰盛的人,自己就是一家餐馆,你来,我热情招待;你走,我照样开张营业。他不是你人生的主角,甚至不是配角,只是菜单里的一道“菜”而已。
他若不回来呢?
那就感谢他,用离开给你上了一课。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