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93”大阅兵了,可是心里边堵得慌,因为什么?因为我国人总说抗日战争胜利了,但是日本人却不承认。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马上就要到“九三”大阅兵了,心里按理说该是满满的激动和自豪,可偏偏有种堵得慌的感觉,我们每年都说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象征,可一想到日本那边的态度,心里就像压着块石头。 他们嘴上从来不愿意承认败在中国战场,仿佛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可以轻飘飘带过去,我们庆祝的是胜利,可他们选择的却是遗忘和回避,这才是最让人难受的地方。 说到二战,日本开的可不是一条战线,他们一口气打了三个方向:太平洋、东南亚和中国,太平洋战场大家耳熟能详,中途岛、硫磺岛、冲绳,一场接着一场,美国的海军和空军逐步碾压,日本被逼得退无可退。 最后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落下,整个国家彻底崩溃,日本国内回顾这段历史时,总喜欢强调自己是因为美国太强大才无奈投降,好像这样就能把责任推开一些。 在东南亚,他们当年抢占了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目的就是资源,石油、橡胶,这些东西成了他们战争的血液,可等到盟军反攻,日本人只能一路撤退。 战后他们对这段经历几乎闭口不谈,既不愿回忆,也不愿承认失败,就像一场被掩盖的闹剧,好像只要不说,就从来没发生过。 真正让他们最不愿面对的,是中国战场,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投降,这整整十四年,中国军民付出的牺牲是无法用数字形容的。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把几十万几十万的部队扔进来,本想着三个月拿下中国,结果一拖就是八年全面抗战。 正面战场上的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一次次血战到底;敌后根据地的游击战,更是把日军搅得焦头烂额。 史料里写得清清楚楚,从1937年起,有180万日军被牢牢钉死在中国战场,最终超过150万在这里战死,日本二战的总伤亡里,七成都发生在中国。 中国付出的代价更沉重,3500多万军民伤亡,这个数字听起来让人心惊,多少家庭破碎,多少城镇被烧毁,多少人倒在硝烟里没有名字。 可正是这些牺牲,把日本的陆军主力拖在中国大地上,让他们没法腾出手去全力应付太平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人的抵抗,太平洋上的局势可能完全不同。 可是今天提到抗战的胜利,日本却只说自己输给了美国,把在中国战场的失败装作不存在,这让人怎能不心堵。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其实就是一种心理遮羞布,如果承认是被美国打败,可以说是因为对手太强大。 可要是承认输给中国,那就只能面对侵略彻底失败的事实,脸往哪儿搁?所以他们宁可把自己包装成“原子弹的受害者”,也不愿面对侵略者的身份。 这种心态在日本的教育和政治里体现得尤为明显,课本里,南京大屠杀被写成“发生了不幸事件”,慰安妇制度几乎不提,731部队的暴行更是避而不谈。 一代代年轻人长大后,对历史的记忆被篡改,仿佛日本只是个无辜受害国,政客们还常去靖国神社参拜,把东条英机这样的战犯供奉成“英灵”。 而在外交上,他们甚至通过渠道阻挠别的国家参加中国的九三纪念,生怕世界承认中国战场的贡献。 看到这一切,不免会拿德国作比较,德国人对纳粹罪行的反思是深入骨髓的,领导人曾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承认历史的罪行;他们立法禁止纳粹符号,不给任何粉饰的空间。 正因为这种坦荡,德国赢得了欧洲的谅解,重新站上国际舞台,而日本呢?一边淡化侵略,一边加快军事扩张,还美化当年的行为,看着这些举动,亚洲国家心里怎能安心? 所以我们纪念九三,并不是要煽动仇恨,而是要记住这一段血泪,没有中国军民的拼死抵抗,世界反法西斯的格局可能会彻底改变。 我们用三千五百万条生命换来胜利,这段历史绝不能被抹掉,纪念是为了让后人清醒,知道和平来之不易。 我们记住,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不再重演,就算日本不承认,历史也已经写在铁证里,九三的阅兵,是我们的胜利,也是对那段历史最有力的回答。
马上就到“93”大阅兵了,可是心里边堵得慌,因为什么?因为我国人总说抗日战争胜利
如梦菲记
2025-08-28 11:21:27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