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没让中方失望,赶在飞机降落美国前,对特朗普泼了一盆冷水8月24日,韩国总统李在明结束了对日本的访问,专机马不停蹄升空,前往下一站华盛顿。在登机之前,李在明面对媒体强硬表态,此行前往美国,韩国会在“安保、关税”等问题上守住底线,绝不会让特朗普“收割韩国”。 韩国新总统李在明结束访日行程,专机直飞华盛顿前,对媒体放出狠话,坚持在安保和关税上不让步,避免特朗普从韩国获利过多。这番表态像一盆冷水泼向美方期望,究竟能否在峰会中守住底线,还是引发更大摩擦,令人拭目以待。 韩国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表面平等,实际存在明显不对称。特朗普第二任期启动后,对韩国施加多重压力,包括缩减驻军规模却要求防务分担费用大幅上涨至原有水平的数倍,还强求韩国采购一千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并在船舶、半导体等领域投入三千五百亿美元。这些条件对韩国经济构成严峻挑战,当时国内产业正处于恢复期。 防务合作中,美方追求驻韩美军更大自主权,几乎无需通报即可执行任务,这点韩国难以接受却缺乏足够反制手段。韩国军事装备虽逐步现代化,但核心技术如F-35战机、导弹系统和情报网络仍高度依赖美国供应。 经济上,半导体、汽车和生物科技领域也受美方出口管制制约,历史上此类措施已多次导致韩国企业运营中断。面对这些掣肘,李在明政府调整外交方向,逐步加强与中国联系,作为平衡美国影响的策略。 中国连续二十一年稳居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无法因美方需求而完全疏远。访美同期,韩国派出特使团赴北京,不久后另一团出席中国重要活动,这种布局体现出示好意图。 特朗普政策旨在消耗韩国对美依赖,预计谈判中将推动韩国加入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并在新能源、5G领域附加要求。韩国在地缘政治中的反复调整,导致当前局面被动,实力不足以长期支撑独立路径。 李在明上任后首访日本,旨在搁置历史分歧,推动经济防务合作,这被视为为对美谈判积累筹码。日本同样面临特朗普关税压力,双方同意重启外交交流,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会晤中强调共同应对美国要求,李在明回应称需加强区域协作。 访日结束后,李在明专机从东京起飞,直奔华盛顿。在机场媒体前,他明确表示,此行将坚守安保和关税底线,不会容许特朗普过度攫取韩国利益。这番强硬立场迅速传开,美方反应冷淡。 专机飞行十小时后降落华盛顿特区,仅有国务院副礼宾长和一名韩裔美军上校迎接,两人简单问候后引导离场。 这种规格远低于惯例,十七年前李明博访美时小布什亲迎,此次被美国媒体评为史上最低,暗示峰会前景不乐观。特朗普在会晤前几小时于社交媒体发帖,质疑韩国国内动荡,像清洗或革命,无法正常开展生意。 这指向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因戒严令被弹劾,李在明六月赢得选举上台的过程。美方担忧韩国政治稳定,影响同盟合作。 峰会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举行,焦点涵盖国家安全、贸易和朝鲜议题。李在明强调韩美同盟现代化,但对美方提出的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表示难以同意,这涉及美军在韩行动无需事先通报。 特朗普重申贸易协议框架,维持对韩国商品15%关税率,早前威胁25%已通过谈判降至此水平。韩国承诺追加投资,包括船舶领域一千五百亿美元,用于美国造船业复兴。 特朗普宣布美国将从韩国采购舰船,以此作为互惠举措。李在明提出希望美国推动朝鲜半岛和平,特朗普回应称与金正恩关系良好,计划年内会晤。双方还触及乌克兰和加沙问题,但未达具体共识。 峰会后,特朗普邀请李在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可能促成美中韩互动。李在明政府视此为平衡外交机会,避免完全选边站。韩国媒体分析,此行虽化解部分关税不确定性,但防务分担和对华政策仍存分歧。 访美行程延伸至费城,李在明视察韩华集团收购的船厂,强调韩美船舶合作益处。特朗普可能参与,现场展示生产流程,旨在落实贸易协议细节。 韩国经济界对此持谨慎乐观,认为可缓解关税冲击,但需警惕美方进一步要求,如加入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联盟。特朗普政策强调同盟现代化,实际加大韩国负担,驻军费用预计翻倍。 韩国国防预算已占GDP3.6%,较十年前增长逾六成,但核心依赖未变。李在明上台后,韩国对外策略转向务实,修复中韩关系成为关键一环。特使团在北京讨论贸易合作,另一团出席中国纪念活动,体现韩国不愿完全得罪中国。 特朗普透支韩国依赖,长远或推动韩国寻求更多自主空间。韩国在大国博弈中位置尴尬,需凭借经济实力支撑外交选择。 峰会成果包括贸易协议落实,韩国避免更高关税,但15%税率仍对出口造成压力。特朗普坚持土地所有权要求,针对驻韩美军基地,韩国暂未回应。 朝鲜议题上,李在明建议在平壤兴建设施,促进区域稳定,特朗普表达兴趣,但未承诺具体行动。双方同意继续对话,推动金正恩参与多边会晤。韩国舆论认为,李在明此行守住底线,避免重大让步,但未来谈判仍需警惕。
李在明没让中方失望,赶在飞机降落美国前,对特朗普泼了一盆冷水8月24日,韩国总统
历史瞭望观察
2025-08-28 04:12:00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