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 I 渝码科技
当AI的浪潮席卷全球,科技巨头们的财报季不再只是冰冷的数字汇报,而是一场关于未来主导权的“竞技场”。
2025年第三季度,谷歌、微软、Meta相继交出成绩单,三巨头在AI赛道上你追我赶,共同演绎了一场增长的“三国杀”。

谷歌:全面开花,营收首破千亿
在本季度,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表现堪称“超纲”。
其三季度营收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惊人的1024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更是同比跃升33%至350亿美元。
而这份亮眼财报的背后,是AI技术在所有核心业务中的深度赋能。
财报显示,虽然广告业务依然是“现金牛”,但AI驱动的“Peak Points”等精准投放工具,正持续提升其变现效率。YouTube的广告收入也因AI推荐而水涨船高。
更令人瞩目的是云计算部门,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4%至152亿美元。
这不仅得益于与Anthropic等AI明星公司达成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TPU芯片大单,更源于其云服务订单的环比激增。
谷歌的AI战略已从技术探索走向大规模商业化,正成为其增长的第二曲线。
为了支撑AI的狂飙,谷歌的资本支出也一再上调,预计2025年将达到910亿至930亿美元,巨额投入彰显了其在AI竞赛中保持领先的决心。

微软:稳坐王座,云与AI双轮驱动
作为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公司,微软的财报一如既往地稳健且强劲。
其第二季度营收达到7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72亿美元,增幅达24%。
官方信息显示,微软的增长引擎依然是“双子星”:Azure云服务和AI。
Azure的持续高增长,加上Copilot等AI产品在企业市场的快速渗透,共同推动了业绩的上扬。
同时,微软成功地将AI能力融入其庞大的企业服务生态,从而实现了从软件巨头到AI云巨头的华丽转身。
尽管增长速度略逊于谷歌和Meta,但微软凭借其深厚的客户基础和强大的技术整合能力,在AI商业化落地方面依然遥遥领先,是这场“竞技”中最为沉稳的选手。

Meta:用户为王,AI投入不计成本
与谷歌和微软不同,Meta的财报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其第三季度营收达到512亿美元,同比大增26%,表现极为抢眼。
然而,净利润却因一笔近160亿美元的一次性非现金所得税费用而大幅下滑83%。
尽管利润受挫,但Meta的增长势头丝毫未减。
其“家族”应用的日活跃用户已突破35亿,Instagram月活用户超30亿,短视频和AI驱动的广告工具成为增长的核心动力。
其端到端AI驱动的广告工具年化营收已超600亿美元,为广告主显著降低了获客成本。
但Meta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其首席财务官明确表示,2025年总支出预计达1160-1180亿美元,并计划在2026年进一步大幅增加,重点投向AI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
Meta正不惜一切代价,为下一代“元宇宙”和AI智能体(Agent)时代构建算力基石。

总而言之,从这三家巨头的财报中,可清晰地看到一个“AI内循环”正在形成:巨头们通过巨额资本开支建设AI算力,推出AI产品吸引用户和企业,用户和企业使用AI应用又产生了更多数据和需求,反过来推动广告和云计算收入增长,从而为下一轮的AI投入提供资金。
这场“竞技”没有失败者,只有领跑者和追赶者。
谷歌以全面的AI商业化实现爆发,微软以稳健的生态整合巩固王座,Meta则以不计成本的投入押注未来。
三大巨头共同描绘的图景是:AI已不再是概念,而是驱动科技巨头增长的、实实在在的核心引擎。谁能在AI的“内循环”中跑得更快、更远,谁就将主宰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