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军政府把法国铀矿、中国油企、澳洲金矿一口气收归国有,不是莽撞,是算准了“穷国也能掀桌子”。 从没收法国铀矿,到驱逐中石油高管,再强占澳大利亚金矿,尼日尔军政府像拆积木一样,把外国资本精心搭建的资源帝国一块块推倒。 尼日尔那可是全球第五大铀生产国,法国奥拉诺公司在这经营了半个多世纪,伊莫拉伦矿更是被称为 “百年铀矿”。但军政府说收就收,为啥?因为他们知道法国离不开。 数据显示,法国进口的铀有 19% 来自尼日尔,要是真把尼日尔逼急了断供,法国核电站就得喝西北风。更绝的是,尼日尔转手就把铀矿开发权递给了俄罗斯,瓦格纳集团的大兵都已经在矿区巡逻了。法国人就算气到跳脚,也只能干看着,毕竟他们总不能为了铀矿去和俄罗斯硬碰硬吧? 再看中石油的遭遇。中石油在尼日尔砸了 46 亿美元,从沙漠里硬生生挖出了阿加德姆油田,建了 2000 公里的输油管道,让尼日尔从石油进口国变成出口国,石油产业贡献了 28% 的 GDP。结果军政府翻脸不认人,又是驱逐高管又是冻结资产,理由还挺奇葩:中国员工月薪 8678 美元,当地员工才 1200 美元,要求加薪。 可 1200 美元在当地已经是平均工资的 24 倍了,这摆明了是找事。但尼日尔算准了中国在非洲的 “一带一路” 项目太多,不可能为了一个尼日尔掀桌子。你看,中国虽然启动了国际仲裁索赔 15 亿美元,但贝宁港的替代输油管道也在悄悄铺,就是不想把事情做绝。 最有意思的是澳洲的金矿。澳大利亚麦金内尔公司在尼日尔的利普塔科金矿,2023 年才挖了 177 公斤金子,还不如当地老百姓手工采的多。军政府说他们拖欠税款、裁员停产,直接收归国有。 澳洲媒体气得直跳脚,但金矿一年产值也就几百万美元,对澳洲经济根本不痛不痒。犯不着打官司。尼日尔这招 “柿子捡软的捏”,把澳洲的反应拿捏得死死的。 尼日尔敢这么玩,底气就在于铀矿是法国的命门,石油是中国的投资重点,金矿再小也是资源主权的象征。而俄罗斯巴不得在西非插一脚,不仅派军事专家帮尼日尔训练军队,还打算接手铀矿开发。有了北极熊撑腰,尼日尔腰杆子硬了不少。 首都尼亚美的街头,孩子们在法国铀矿的轨道上玩耍,这种画面天然就能激起非洲民众对殖民掠夺的愤怒。军政府把自己包装成 “反殖民先锋”,国内支持率蹭蹭往上涨。 法国要是全面制裁尼日尔,自己的核电站就得减产;中国要是强硬反击,其他非洲国家可能跟着学,“一带一路” 项目就得黄;澳大利亚倒是想制裁,但金矿那点损失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再说了,尼日尔把资源收归国有后,转手就和俄罗斯签了合作协议,西方就算想孤立也孤立不了。就像下棋,尼日尔把棋子往中俄边上一摆,西方就只能干着急。 不过,尼日尔这招也有风险。收归中企炼油厂后,产能下降 70%,油价暴涨 300%,老百姓排队三公里加油,社会动荡一触即发。但军政府管不了那么多 ,只要能撑过眼前的危机,把资源攥在手里,以后有的是和大国讨价还价的资本。
“更何况他只是个法国人!”
【1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