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志凯这回捅了马蜂窝了,他公开建议英伟达在华销售AI芯片时,需预缴15%收入作安全保证金,确认无后门再退还。 (参考资料:2025-08-25 观察者网——高志凯:既然如此,英伟达应该向中国缴纳15%的安全保证金) 全球人工智能芯片的供应格局,正因一场深刻的地缘政治与安全审视而悄然改变,今年八月下旬,外媒披露英伟达已通知其供应商暂停H20芯片的相关生产。 此举的前一个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刚刚约谈了英伟达,要求其就H20芯片潜在的安全漏洞和后门风险,提供明确的解释与证明材料。 这次约谈的核心目的在于维护中国用户的网络与数据安全,英伟达在此关键节点暂停生产,无疑加深了外界对其产品安全性的疑虑。 国际问题专家高志凯就此指出,面对美国在芯片问题上多变的表态,必须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真实意图,以防范进口AI芯片可能带来的风险。 美国对华芯片政策的演变,始终在经济利益与战略遏制之间摇摆,英伟达的芯片曾在中国市场占据巨大份额,丰厚的利润支持了其高昂的研发与产能扩张。 然而,美国政府发起的“芯片战”,一度试图通过限制中高端芯片出口来达到“卡脖子”的目的,严格禁止英伟达向中国销售其先进AI芯片。 政策的转变源于双重压力,一方面,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曾向白宫方面游说,强调失去中国市场将严重损害公司营收,使其难以维持高额研发投入。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意识到,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芯片技术上已取得显著进步,美方开始担心,中国芯片制造商不仅会主导国内市场,甚至可能在全球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这种担忧促使美国调整策略,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功能有所调整的H20芯片,然而,政策表面的“松动”,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图谋。 美国部分参议员和众议员持续鼓吹,在向特定国家出口芯片时必须预留“后门”,这些“后门”的意图十分明确,包括确认芯片的最终使用者,实时监控其运行状况,以及实现远程强制停机。 这些危险的要求正逐步通过美国的立法程序明确化,有调查发现,美国政府曾系统性地考虑过在AI芯片中预留“后门”,甚至暗示若企业愿意配合,便可获得出口管制的豁免,这种以技术安全换取市场准入的交易,将用户数据和国家安全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面对安全性质疑,英伟达声称其H20芯片没有后门,并以20世纪90年代软硬件篡改导致系统崩溃的例子,论证设置后门并不可取。 但这终究是其单方面的表述,十多年前的“棱镜门”事件早已揭示,美国情报机构通过“Regin”等软件进行着广泛的网络监控,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高志凯因此对英伟达的声明表示怀疑,在美国法律框架下,政府可以通过合法搜查令或特定法律条款,强制企业配合执行任务,届时,生产商可以声称自己是依法行事,从而规避自身责任,这为所谓的“后门”行为提供了法律掩护,也给中国用户带来了无法预知的风险。 这些潜在威胁远不止一个简单的“后门”,美国有关部门很可能利用英伟达的软件或服务器,窥探中国用户的网络行为,甚至限制用户运行特定程序。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或许会挪用用户数据,协助外部软件攻破防火墙,或故意引导错误结果以误导用户,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将是灾难性的。 面对挑战,中国需要构建一套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中国网信办的约谈是必要且及时的,未来应定期进行。 更重要的是,中国应与英伟达等外国厂商签署具备高度法律效力的协议,明确规定若其产品被发现存在后门并对用户造成损害,厂商必须无条件承担所有法律责任并接受处罚。 借鉴近期美国政府要求本国公司上缴15%在华芯片销售收入的做法,高志凯建议中国也应要求外国厂商缴纳其在中国销售额的15%作为安全保证金。 这笔资金将作为产品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押金,待确认产品安全后再行退还,仅凭口头保证或书面签字,远不足以形成实质性约束。 法律维权机制的完善同样至关重要,鉴于2025年英伟达可能在中国投放百万片H20芯片,用户规模庞大,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引入“集体诉讼”制度,在该机制下,少数用户即可代表所有受影响者对制造商提起诉讼,为广大用户统一维权。 同时,应设立专门受理人工智能相关纠纷的法院,并培养一批专业的法律人才,以应对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司法挑战。 最为根本的防御,是筑牢关键领域的安全防线,鉴于美国已公开讨论要在对华出口的芯片中“做手脚”,中国应明文规定,军队、警察、安全部门及高度敏感的研发单位和科技院校,绝对不能使用海外进口的AI芯片。 与其冒险赌其没有后门,不如从源头上杜绝风险,坚定地选择更安全可靠的国产芯片。 面对国际AI芯片领域复杂的博弈,中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美国相关立法动向,“防患于未然”,通过构建坚实的法律与制度防线,结合坚定不移的自主创新,中国将有效化解潜在风险,确保国家数字主权,在科技自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太阳]高志凯这回捅了马蜂窝了,他公开建议英伟达在华销售AI芯片时,需预缴15%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8-27 15:17: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