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又不生产石油,为什么,俄军炸了三年半乌克兰能源设施,乌克兰石油就是耗不完?现在终于都明白了,一切都是利益,什么盟友啊,朋友啊!都是为了利益。
乌克兰本土石油产量低微,基本靠境外输入维持军队和民生运转。从2022年开始,俄罗斯军队持续打击乌克兰的电力和炼油系统,造成大量设施损坏,但乌克兰的柴油汽油储备一直没断,这背后有复杂的国际贸易链条支撑。印度作为俄罗斯的重要买家,大量采购折扣原油,2024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量占其总进口的40%以上,到2025年上半年,印度炼油厂处理俄罗斯原油1830万吨,比上年增长64%。这些原油经过炼化变成成品油,部分出口到欧洲市场,包括间接进入乌克兰,帮助维持他们的燃料供应。俄罗斯石油出口到印度的比例在2025年5月到7月占38%,印度转手获利,美元欧元进账不少。
斯洛伐克是另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友谊管道从俄罗斯进口廉价原油,2025年6月进口量占其总进口的81%,价值1.78亿欧元。这些原油在本地炼厂加工成柴油等产品,部分出口到乌克兰,占乌克兰柴油供应的10%左右。斯洛伐克依赖俄罗斯原油,转手供应邻国,维持区域贸易平衡。尽管欧盟禁运俄罗斯海运原油,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通过管道豁免继续进口,到2025年上半年,这些管道供应中断过几次,但很快恢复。乌克兰从斯洛伐克获得的燃料直接支持军队车辆运转,避免了全面短缺。 土耳其也参与其中,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和油产品,2025年6月进口量虽下降7%,但整体仍占欧盟禁运后俄罗斯出口的6%。土耳其炼厂加工这些原油,出口精炼产品到欧洲,包括黑海周边国家。土耳其进口俄罗斯油产品从2022年起翻了三倍,成为中转枢纽,间接帮助乌克兰补充库存。欧盟数据显示,土耳其2023年进口俄罗斯油产品价值176亿欧元,部分再出口,填补了乌克兰的燃料缺口。这些国家表面上与俄罗斯保持伙伴关系,提供折扣价原油,但买家加工后高价卖出,赚取差价,一切都围绕经济利益转。
俄罗斯军队从2022到2025年,攻击乌克兰能源系统超过三年半,摧毁了大量发电站和变电站,导致乌克兰电力产能下降85%,但燃料供应没彻底断绝。乌克兰的核电占电力一半,天然气和煤电补充,但石油产品主要靠进口。欧盟2024年从俄罗斯进口化石燃料超过187亿欧元,部分通过第三方进入乌克兰。俄罗斯石油收入2025年预计1530亿美元,尽管受制裁影响,但亚洲渠道维持出口。印度等国填补欧盟禁运空白,2023年精炼油出口欧盟增长显著,帮助乌克兰军队保持机动性。 这些交易链条显示,地缘政治中经济逻辑主导。俄罗斯提供廉价原油给伙伴国,这些国家加工出口,乌克兰从中受益,避免了燃料危机。欧盟禁运后,俄罗斯海运原油转向亚洲,印度中国土耳其占大头,中国2025年占俄罗斯出口47%。美国2025年从印度进口炼油产品14亿美元,增长14%,间接涉及俄罗斯原油。运输路线虽有风险,如管道中断,但利益驱动下链条韧性强。
冲突中,乌克兰也反击俄罗斯能源设施,2025年8月攻击炼油厂和泵站,造成俄罗斯汽油价格创纪录高位,炼油产能中断17%。但这没改变乌克兰燃料输入格局。斯洛伐克部长指出,乌克兰柴油依赖本地加工的俄罗斯原油,袭击扰乱贸易。土耳其港口中转俄罗斯油产品,欧盟间接进口。这些细节说明,盟友关系往往是利益包装,俄罗斯伙伴国转手赚钱,乌克兰借此维持抵抗。 整体看,这套系统让俄罗斯石油绕过制裁,进入全球市场。欧盟第三年进口俄罗斯化石燃料超过对乌克兰援助,显示利益优先。土耳其2025年上半年依赖俄罗斯海运原油70%,再出口欧洲。印度2024年进口8800万吨俄罗斯原油,转售获利。美国指责印度从中渔利,施加额外关税,但印度坚持采购,称是为国内市场稳定。俄罗斯期待印度继续买油,推动中印俄对话。这些行为揭示,战争中能源贸易没绝对敌人,只有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