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打仗,才能知道谁是真将才。现在的俄军大军区司令,几乎都已经换了一遍。这里最引

爱心扯体育 2025-08-27 04:21:50

只有打仗,才能知道谁是真将才。现在的俄军大军区司令,几乎都已经换了一遍。这里最引人瞩目的两个将星,分别是中部军区司令莫尔德维切夫和伞兵司令兼第聂伯集群司令特普林斯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莫尔德维切夫1976年出生在哈萨克斯坦,当时还是苏联地盘。他1997年从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指挥学校毕业,直接进了部队,从最普通的排长干起,一路往上爬。他的成长路线很典型——先是带连、带营,后来逐渐到旅和军的参谋岗位。 2011年,他当上了近卫第4独立坦克旅的旅长,这个部队在俄军里算是王牌。他年纪不大就带上这么一支部队,已经被看作是“少壮派”的代表。到2013年,他就升少将,成了俄军里最年轻的一批将军之一。 之后他又去读了总参谋部军事学院,这是俄军培养高级将领的摇篮。 毕业后,他先在第六十八军当副军长,后来又去第四十一联合武器军当参谋长,2019年正式担任第八集团军参谋长,两年后升任军长,全面负责南部方向的作战调动。可以说,从基层到高层,他几乎每个环节都经历过。 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的,是2022年2月开打后的马里乌波尔战役。他带第八集团军参与包围,逐步收缩包围圈,最后把乌克兰守军困死在城里。 期间甚至有乌方传出消息,说他在空袭里阵亡,但没几天他就出现在前线画面里,继续指挥作战。后来他接替被批评的拉平,成为中央军区司令。 到2023年底,阿夫杰耶夫卡战役又让他名声大涨。那是一块乌军重兵把守的堡垒群,俄军之前多次久攻不下。莫尔德维切夫没选择硬碰硬,而是利用两翼薄弱地带,发动钳形攻势,最终从侧面突破防线。 更巧妙的是,他还主导了一次“管道突袭”——利用一条废弃的天然气管道,把特种部队渗透到乌军后方,突然发动突击。这个战术效果非常好,直接让乌军防线崩溃。 凭借马里乌波尔和阿夫杰耶夫卡的战功,他很快升上上将,还拿到了“俄罗斯英雄”称号。2025年,他更是被提拔成俄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总司令。 可以说,莫尔德维切夫完全是靠硬仗打出来的,他的标签就是“突破”,总能在胶着战局里找到出路。 特普林斯基比莫尔德维切夫年长,他1969年出生在顿涅茨克,当时还属于苏联。他的起点是空降兵,1991年从梁赞高等空降指挥学校毕业后,进入近卫第106师,从侦察排长干起。 早在90年代,他就经历了德涅斯特河冲突和两次车臣战争。1995年,他带队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跨过孙扎河突袭,立下战功,拿到“俄罗斯英雄”称号。那时候他才二十几岁,就已经小有名气。 之后的路和大多数职业军人差不多,先是带营带团,再去读书深造,后来升到军一级的指挥岗位。 2013年,他指挥第36联合武器军,两年后升中将,逐步进入大区层级的高层,2019年调任中央军区副司令,2021年底晋升上将。 开战后,他的经历可以说充满戏剧性。2022年6月,他被任命为空降兵司令,当时俄军空降部队在基辅方向受挫,他的任务就是重组队伍,恢复战斗力。 11月,他负责第聂伯河西岸的撤退,避免出现大规模溃退。虽然战术上算成功,但这次撤退还是让他背了不少责任,一度传出被解职的消息。 可不久之后,他又卷土重来。2023年春天,他重新出现在前线,并且开始兼任“第聂伯”集团军司令,负责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一带的防御。他的特点是特别注重机动防御和快速反击,不走死守路线。 比如在巴赫穆特方向,他灵活调整兵力,多次帮俄军解围,给部队减轻了很大压力。 更有意思的是,他几次被乌克兰方面宣布“阵亡”,结果没多久就又现身,像“幽灵”一样。2024年8月,他还出现在视频里给部队庆祝空降兵日,证明他依然在位。 正因为如此,他在部队里威望很高,士兵们觉得他是能带着大家活下来的司令。 这两个人的经历放在一起,就能看出俄军在这场战争里换将的逻辑。开战头几年,俄军损失惨重,很多指挥官不适应现代高强度的作战方式,被迅速换掉。能留下来的,都是在战场上有真本事的。 其实,俄军过去的指挥体系很臃肿,信息传递慢,跨军种协作也差。2022年以后,他们逐步调整,形成了一个新的三级指挥结构:最上层是总参谋部,中间是作战集群司令部,下面是战役兵团。 这个体系的目的,就是提高协调效率,特别是在无人机、电子战、精确打击这些新战法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更快反应。莫尔德维切夫和特普林斯基,正好是这个体系里最重要的支柱人物。 另外,这场战争也带来了俄军将领的年轻化趋势。新一代的指挥官平均年龄不到50岁,比上一批人年轻了十几岁。他们大多是从实战中成长起来的,不是靠办公室资历往上爬。 这和苏联二战时的情况有点类似——1941到1942年苏军换掉大批老将,直到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这样的实战派站稳脚跟,才逐渐扭转局势。

0 阅读:116

猜你喜欢

爱心扯体育

爱心扯体育

爱心扯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