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国军团长准备投奔新四军,谁知夜里却被暗杀,被捅了3刀,却没死,杀手走后,他本想起身,但又想到什么,果断装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06年生于山东即墨贫农家庭的陈锐霆,8岁时亲历日德战争的炮火,民族屈辱感深植于心,1928年任青岛小学教员时,目睹济南惨案中日军暴行,愤然弃教从戎,饿着肚子徒步八十里考入黄埔军校炮兵科,怀揣"用大炮雪耻"的信念。 在南京炮校期间秘密加入中共,1937年3月成为潜伏国民党军的"暗桩",从此踏上革命道路。 他曾是国民党425团团长,隶属李仙洲部,他对日抗战立场坚定,内心一门心思抗日,从未动摇。 台儿庄战役中,弹片曾削断他口袋中的三百块军饷,本人却毫发无伤,士兵们戏称他“命硬”。 他则幽默回应“鬼子炮弹见了咱都得绕道”,展现出视死如归的勇气,收到“围剿新四军”的命令时,他愤怒颤抖。 陈锐霆在半夜的茅房中烧毁了调兵令,他的内心已做出选择。 1941年皖南事变后,陈锐霆毅然率部起义投奔新四军,在毛泽东亲自批准下,他带领千余人突破重围渡河时,遭遇叛变军官反水和追兵枪击,起义第七天深夜,叛兵突袭致他身中三刀,肠子外露。 他凭借战场直觉装死逃过补枪,被救时已奄奄一息,新四军不惜代价潜入敌占区购药,刘少奇特批半年份盘尼西林救治,毛泽东赞其为"全军楷模",陈毅等亲临慰问。 这位"铁肚肠司令"伤未愈就躺担架指挥,伤口崩裂时咬毛巾让军医直接缝合,展现出钢铁般的意志。 汗珠甚至滴穿了床板,他用钢铁般的意志熬过了一切。 伤愈后,他前往苏北,被陈毅任命为新四军司令部参谋处长兼炮兵司令,但最初的炮兵力量极其薄弱。 全军炮火凑不齐一个排,他只能带领学员用木棍练习瞄准,他预言“老蒋这个运输大队长正给咱造大炮呢!” 他对炮的珍爱超越一切,深夜仍在炮位旁擦拭炮镜,他训斥劝他休息的战士“炮比媳妇金贵,得天天伺候!” 部队转移时,他宁肯自己步行二十里,生怕有任何闪失。 1948年济南战役中,他指挥五百门大炮齐轰,撕裂了国民党“固若金汤”的城墙,开辟三道缺口。 战士冲入城时,他跪在焦土上,捧起滚烫的弹片,哭得像个孩子,这一刻,他兑现了童年的誓言。 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这位农家出身的将军面对闯入长江的英舰"紫石英"号,果断下令炮击,迫使百年侵华的英国海军首次向中国军队挂起白旗。 硝烟散去后,他将庆功酒洒入长江,祭奠那位19岁的上海学生观测兵,1955年授衔少将时,他特意佩戴淮海战役中嵌入身体的弹片作为"勋章"。 2010年6月,105岁的陈锐霆将军在睡梦中逝世,殡仪员整理遗容时惊奇发现,他腹部的三处刀疤。 这些刀疤竟拼成一个五角星图案,像是天意,将苦难与信仰刻在了他的身体上,火化后,骨灰中筛出三块弹片。 其中最大一块刻着“济南1948”,家人遵照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台儿庄战场旧址,与当年牺牲的炮兵们永远作伴。 陈锐霆将军的一生,就是炮火中淬炼出的传奇,他的故事,还有身体上的弹片与刀疤,都将永远告诉我们,什么是坚韧与忠诚。 陈锐霆的传奇,远不止于军事成就,他代表了一种精神: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在权力诱惑前坚守初心,在绝境中以血肉开辟道路,他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英雄,不是从未受伤的人,而是伤痕累累却依然高举火炬的引路者。 今天,我们回望这位“铁肚肠司令”,不仅为铭记历史,更为传承那份炮火淬炼出的、永不弯曲的脊梁。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陈锐霆:一位传奇的百岁开国将军;中国军网——陈锐霆率部起义前后)
1930年,蒋介石乘专列前往前线视察,被西北军大队骑兵包围,危急时刻,一个团长率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