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普伢(1870—1926),安徽安庆太湖县新仓镇人,出身贫寒,自幼被送作童养媳,却以非凡勇气挣脱命运桎梏。1884年,她不顾家庭阻挠,只身前往望江拜黄梅戏奠基人蔡仲贤为师,潜心学艺,后辗转至怀宁石牌镇搭班从艺并成婚,自此踏上职业演剧之路。 作为中国黄梅戏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登台的女演员,胡普伢在仍盛行男旦的晚清时期毅然打破性别壁垒,其登台本身即具有开创意义。她不仅擅演生、旦、净、末、丑全部行当,更推动黄梅戏音乐唱腔融合徽腔、采茶调与安庆方言,强化了剧种的地方韵味与表现力。她率先尝试实景化演出,并建立带徒授艺的专业教学机制,为黄梅戏从草台走向舞台化、专业化作出重要贡献。 其艺术影响深远,门下弟子众多,包括丁永泉、严思明(黄梅戏大师严凤英之父)、严云高等一批早期黄梅戏代表人物。晚年她定居枞阳石矶头,以经营茶馆为生,仍持续传艺授徒,直至生命尽头。这位一生跌宕、矢志戏剧的开拓者,其事迹被央视纪录片《大戏黄梅》郑重收录,也被后人创编成黄梅戏剧目《胡普伢》,以舞台的方式永恒铭记。
“好心疼!”安徽合肥那家小店的事,看了真让人鼻子发酸——头发花白的奶奶拽着3岁娃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