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昨天的华为发布会,智界R7和问界M8纯电版的发布,忽然意识到——油

首席线官 2025-08-26 10:23:32

看完昨天的华为发布会,智界 R7 和问界 M8 纯电版的发布,忽然意识到

—— 油电同价,越来越成为一个大趋势了。

这条微博再来展开聊聊。

1、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除了众望所归的纯电动汽车之外,还有各大主机厂推出的混动模式。

比亚迪的 DM-i,吉利的雷神电混,长城的 DHT-PHEV 皆属于此类……

从销量上来说,混动车型在 2021 年随着比亚迪的汉 DM-i 迎来大爆发,在此之前,国内推出的多为纯电车型。

而在当时,汉 EV 和汉 DM-i 是有明显的价差的,因为汉 EV 采用了更大的电池包,价格是更贵的。

这应该是新能源汽车时代同车型的纯电动车版本价格往往高于非纯电动版本的滥觞。

2、

2021 年 6 月,岚图汽车旗下中大型纯电 SUV 岚图 FREE 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 2 款车型,其中增程版售价 31.36 万元、纯电版售价 33.36 万元。

由此,岚图 Free 成为业内纯电版价格高于增程版的滥觞之车型。

2022 年 7 月,长安汽车旗下深蓝品牌发布了首款车型深蓝 SL03,该车拥有纯电版、增程版和氢电版,售价在 16.89 万元到 69.99 万元之间。

除去象征意义的 69.99 万元的氢电版不谈,深蓝 SL03 增程版比入门纯电版本的价格也低了 1.5 万元。

当时,国内发布的增程车型,除了岚图 Free 和深蓝 SL03 的增程版之外,仅有理想 ONE、理想 L9、问界 M5 等数款车型。

后来到 2022 年 9 月,问界 M5 EV 作为问界 M5 的纯电版发布,其售价依旧高于问界 M5。

事实上,一直到今天,问界 M5 的全系车型经过了 2023 年、2024 年和 2025 年的迭代之后,纯电版的价格依旧高于入门的增程版。

当然,2023 年年底发布的问界 M9,也依旧在版本的价格区分上遵循了这个惯例。

3、

一直到 2025 年,情况开始一步步发生变化。

7 月份,专注增程多年的理想汽车,推出了旗下首款纯电 SUV,理想 i8。在最初的价格策略中,理想 i8 Pro 版本的起售价格为 32.18 万元,与理想 L8 持平。

严格来说,理想 i8 和理想 L8 是完全不同、互不隶属的两款车,而并非是同一款车的不同版本,但是考虑到两款车都有 8 的数字后缀,以及它们在理想汽车产品体系规划中的对应关系,依旧有不少媒体人士和消费者会把它们当做同一款车的不同版本来看待。

然而,这时候理想 i8 却开始与理想 L8 同价销售了。

如果不是一周后的理想 i8 价格调整,某种程度上,这就已经等同于是「油电同价」行业大趋势的一个例证了。

4、

但没想到,最终出招的,是华为。

2025 年 8 月 25 日的发布会,当余承东公布智界 R7 版价格的时候,他就轻描淡写地公布了智界 R7 的增程版和纯电版都是 24.98 万元的起售价。

没有任何一丝着重的强调,仿佛这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并非如此。从成本的角度来看,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电池的价格就在那里。

但事实上,细细想来,增程版也有它的成本负担,这是一个不需要展开的话题。

然而,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以同样的价格,能够在同一个增程版和纯电版之间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其实是一件更加容易接受的事情。

当然,我也可相信,在内部的成本考量中,华为自然也考虑到了电池成本下架、不同版本成本差异趋近等因素。

无论如何,这一步终归是跨出来了。

5、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过去几年的发展之所以比较迷人,在于它是汽车产业既有玩家、新玩家、跨界玩家的碰撞,是技术、产品、商业、供应链等体系大变革过程中的思维模式的碰撞。

个人认为,在这样的大碰撞中,整个产业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这个活力的烈度,甚至远远超过当年的智能手机产业,尽管那已经是一段精彩绝伦的商业故事。但在这一轮的竞争中,科技、组织、商业以及人的张力会被更加汪洋恣肆、沧海横流地展现出来。

这一次的「油电同价」,看似微不足道,却也值得偶记一笔。

当然,这一轮竞争是极度内卷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极度浪费的,但在泡沫之后,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东西留下。

多少年后,回望这段路,会发现这是一个更加精彩绝伦、荡气回肠、百转千回的商业故事——好在,这段故事还有很长。

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新能源汽车308_IO

0 阅读:1
首席线官

首席线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