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黄冈市益才盛华学校“国防特色教育”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铸魂砺剑 特色育人在当今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国防教育不仅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长远大计,更是锤炼青少年意志、塑造健全人格、奠
铸魂砺剑 特色育人

在当今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国防教育不仅是关乎国家安全的长远大计,更是锤炼青少年意志、塑造健全人格、奠基幸福人生的育人之路。黄冈市益才盛华学校以深邃的教育远见和强烈的家国情怀,精准定位,独辟蹊径,将国防教育确立为学校特色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探索出一条以“国防特色教育”为抓手的育人之路,为莘莘学子开辟了多元成才的广阔天地,也为国防后备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宝贵的“益才盛华方案”。

一、立根铸魂:锚定国防教育办学方向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加强国防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的‘国之大者’。”校长王剑星的话,道出了学校深耕国防教育的初心。面对部分生源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行为习惯有待改善的现实困境,学校精准施策,将国防教育作为激活学生内驱力的“金钥匙”,积极探索“创新国防教育,培养军地两用高素质国防后备人才”的办学路径。

为确保国防教育落地见效,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王剑星任组长的国防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国防教育办公室,制定《深入推进国防教育实施方案》《国防教育基地学校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明确“思想奠基、课程赋能、管理塑形、活动育人”的总体思路。2022年,学校正式申请创办“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国防特色教育开班。2023年秋季从高一年级中自愿申请,择优选拔2个班学生作为首批国防教育特长生,拉开了规模化、系统化国防教育的序幕。2023年10月21日,10余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复员军人进驻校园,开启建设国防教育基地学校的序幕,标志着学校国防教育迈入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随着探索的深入,益才盛华学校充分挖掘黄冈本地红色资源,将国防教育与德育工作深度融合,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覆盖”的国防教育体系。校园内,国防教育文化宣传长廊、红色展馆、国防教育馆等阵地星罗棋布,墙绘的红色文化故事、悬挂的军事名人名言,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厚植爱国情怀。“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的铮铮誓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跑操呼号,每天在校园回荡,成为益才盛华学子的精神坐标。

二、创新模式: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一)课程融合:打造独具特色课程结构

学校打破传统教学壁垒,将国防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了“基础课程+军事理论+军事技能”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结构既保证了学生文化知识的扎实掌握,又凸显了国防教育特色,为学生多元发展铺路搭桥。

在基础教育方面,学校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重构,聚焦关键知识传授和核心能力培养,确保学生高考竞争力。军事理论课程由专职教官授课,依据《高中阶段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和《军事院校报考指南》,系统开设《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等军事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国防法规、军事常识和国际形势。军事技能课程则扎实开展《队列条令》《军棍操》《战术基础》《捕俘拳》《野外实训》等训练内容,每周开设一节军政课,利用寒暑假、体育课和周日下午开展集中训练,锤炼学生过硬军事素养。

为规范国防教育教学,学校组织编写了《国防教育读本》《国防教育量化手册》《养成教育手册》等系列校本教材,形成了“课堂教学+集中训练+实践体验”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走进国防教育课堂,高中基础知识与军事理论知识有机融合,学生在新鲜有趣的教学氛围中消解学习压力,激发学习热情;操场上,晨曦微露或夜幕降临之时,身着迷彩服的学生在教官带领下刻苦训练,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矫健的动作,构成了校园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二)管理塑形:推行准军事化双重管理

“以军人的严明纪律培养学生的自觉行为,以军人的严正风纪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以军人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以军人的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军人的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学校准军事化管理的核心目标。

班级实行“班主任+教官”双重管理模式,成立两个大队、十个区队,每个区队配备专职军事教官,班主任担任教导员,严格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军容军纪、三餐两操、晚寝等日常管理工作。学校制定《一日生活制度》《宿舍内务细则》《日常管理量化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全方位细化。走进学生宿舍,“豆腐块”式的床上用品、整齐划一的生活用品摆放,让人仿佛置身军营;课堂上,学生坐姿挺拔、专注认真;校园里,学生言行文明、秩序井然,“严谨、规范、有序、简约、阳光、干练”的生活新样态已然形成。

为确保管理实效,学校成立国防教育督查小组,实行“天天督查、周周考核、月月评价”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整改提升。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学校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在严管厚爱中健康成长。准军事化管理不仅规范了学生行为习惯,更培养了他们的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的时间观念、动手能力、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

(三)活动育人:搭建国防实践体验平台

学校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路径”,精心策划开展系列国防教育活动,让国防意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每年9月17日全民国防教育日,学校都会举行国防教育报告会,邀请军队退役干部、军事专家为师生作专题讲座。曾服役30多年,原鄂州市军分区副司令员、湖北省军区老干部工作办公主任王兴会大校;曾服役20多年、8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爱国拥军模范”称号的徐普查;曾担任雷达某团政委、导弹某旅副政委的刘文远首长;服役24年、荣立4次个人三等功的陈军平等军旅专家,用亲身经历和生动故事,激发学生爱国之情、从军之志。

在重要时间节点,学校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8周年之际,学校围绕“铭记建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国防教育红色展馆、举行共青团员国旗宣誓仪式、开展“我心中的军人形象”主题交流活动,让学生在重温历史中砥砺初心;每年春季,学校举办国防教育会操比赛,各班学生身着戎装、精神抖擞,展示队列变换、军体拳等训练成果,检验国防教育实效。会操比赛中,学生们阵容整齐、步调一致,嘹亮的口号响彻云天,充分展现了益才盛华学子的昂扬风貌。

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国防实践活动。2024年7月,高二年级何应龙、何杰鑫、袁心悦、韩阳四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湖北省学生军事训练营,在队列训练、战术布局、战场救护、实弹射击等项目中表现优异,何应龙同学荣获一等奖,并作为黄冈市学生代表参加了教育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此外,学校还组织国防游学、红色研学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深化国防认知,提升综合素养。

三、硕果盈枝:特色办学彰显育人成效

经过多年深耕细作,黄冈市益才盛华学校国防教育特色办学结出累累硕果。志愿从事国防事业的报考学生人数从2023年的20多人增至2025年的100多人,成为学校最具吸引力的特色品牌。学生在国防教育的浸润下,精神面貌发生根本转变,学习动力显著增强,行为习惯持续优化。“国防训练让我变得更加勤奋严谨,体能也变得越来越好”,学生李丽的心声,道出了众多学生的成长感悟,她叠成“豆腐块”的被子,家人引以为傲。

在升学就业方面,学校为国防教育特色学生开辟了多元化发展通道。可通过六大路径实现人生价值:参军入伍淬炼人生;报考军队院校成为军官;就读定向培养军士院校成为军中骨干;被普通专科学校录取后保留学籍参军入伍,退役后继续复学可免试湖北省“专升本”;报考地方高等院校继续求学;或入职军工单位、应急消防、军队文职等为军服务岗位。截至目前,已有近50名毕业生成长为优秀军人,30余名学生考入定向培养军士院校。毕业生汪娜娜参军后表现优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中,从全国15个省份的优秀代表中脱颖而出,入选湖北省全女兵方阵24人代表名单。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

近年来,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和主流媒体的关注报道。原黄冈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赵建新大校,原蕲春县委常委、武装部政委梅军上校莅临学校指导国防教育工作,对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将全力支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2024年1月份学校荣获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授予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成为黄冈市国防教育的标杆学校,学校的创新举措为同类学校特色办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黄冈市益才盛华学校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国防教育特色办学之路,不断完善“课程融合、管理塑形、活动育人”的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更多政治合格、品德端正、体能过硬、成绩优良的国防后备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红色基因的浸润下,在国防教育的滋养中,益才盛华学子将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涌现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的国防教育事业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文字 谢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