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加入北约,威胁到俄罗斯安全,所以必须打,可打着打着,事情就变味了 谁都记得 2022 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时,官方把核心原因说得很清楚 —— 乌克兰持续推进加入北约的进程,给俄罗斯西部安全带来了没法忽视的威胁。 北约从冷战结束后就没歇着往东扩,先后把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这些原苏联势力范围的国家收进去,这些国家加入后,北约的军事演习、导弹基地不断往俄罗斯边境凑,相当于在俄家门口架起了 “望远镜”。 乌克兰作为跟俄罗斯接壤的大国,要是真加入北约,按北约 “集体防御” 条款,北约的武器装备、军队都可能直接部署到乌克兰境内,这对俄罗斯来说,跟把安全缓冲带全拆了没区别。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时在电视讲话里就明说,乌克兰加入北约会让俄罗斯失去最后一道安全屏障,这种压力俄罗斯绝对不能接受。 所以最初那段时间,俄罗斯对外喊的目标很明确,就是 “去军事化”“去纳粹化”,还要保障顿巴斯地区居民的安全,听着都是围绕自身安全和局部稳定来的,多少能让人理解它那点安全顾虑的出发点。 可这场仗一打起来,味道就慢慢变了。2022 年 9 月,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个州突然搞起 “入俄公投”,投票结果说是多数人支持加入俄罗斯。 没等几天,俄罗斯就高调宣布承认这四个州是自己的领土,很快又通过联邦委员会的表决,把这四个州正式纳入俄罗斯联邦版图。 这步操作一出来,明眼人都看出来不对了 —— 最初俄罗斯说的是保障顿巴斯安全,从没提过要吞乌克兰的地,可公投之后,这四个州的土地不光被俄罗斯实际控制,还直接变成了 “俄罗斯领土”,这哪还是什么 “自卫” 或者 “保障局部安全” 能解释的? 联合国大会后来好几次通过决议,都不承认这四个州的公投结果,说俄罗斯这行为违反国际法,也破坏了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这些国际反应其实也戳破了俄罗斯行动性质的变化。 更明显的是,俄罗斯控制乌东四州之后,并没停下往前推的脚步。前线的战斗一直没断过,俄罗斯军队在哈尔科夫、扎波罗热这些方向不断发起进攻,总想把控制范围再扩大点。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开始冒出来一些更激进的声音。不少国家杜马议员、军方高层,甚至还有些挺有名的学者,在公开场合聊起要重建 “大俄罗斯” 的概念。 他们说的 “大俄罗斯”,可不是简单守着现在的领土,而是把历史上属于俄罗斯帝国或者苏联的那些地区都算进来,乌克兰自然也被划进了这个所谓的 “大俄罗斯” 框架里。 这种声音不是一两个人在说,在俄罗斯国内还有不少人认同,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 要是真只为应对北约东扩的安全威胁,打完 “去军事化” 就该见好就收,哪用得着占了领土还喊着要扩张?这跟最初说的 “自卫” 根本不是一回事。 回头看冲突刚爆发的时候,俄罗斯反复强调自己是没办法才动武,可现在的实际行动跟当初的说法差得越来越远。 比如最初俄罗斯说绝不会占领乌克兰领土,可乌东四州的并入直接打了这个说法的脸;最初说行动是为了保护顿巴斯居民,可现在战线往乌克兰其他地区推进,显然不只是为了这一个目标。 更关键的是,“大俄罗斯” 这种声音的出现,直接把部分俄罗斯势力的扩张野心摆到了台面上,这种野心早就超出了单纯的安全防御范畴。 还有个细节能看出变化,俄罗斯控制乌东四州后,开始在当地推自己的一套体系。比如要求当地学校用俄语上课,让商店、银行都流通俄罗斯卢布,甚至还把俄罗斯的法律套在当地用,这明显是在做长期的领土整合,不是暂时的军事控制。 要是真只为 “自卫”,完全没必要搞这些深层次的治理安排,毕竟暂时的军事行动犯不着花心思同化一块 “不打算要” 的土地。 现在这场仗已经打了快三年,俄罗斯的目标在冲突里一步步偏了方向。从最开始应对北约东扩的安全威胁,到实际吞了乌东四州,再到国内冒出来 “大俄罗斯” 的扩张言论,这场战争早就不是俄罗斯当初宣称的 “自卫” 那么简单了。 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乌克兰的抵抗也因为这变得更坚决,欧洲的安全局势也跟着更复杂。毕竟,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要是从 “自卫” 转成了领土扩张,整个地区的安全秩序都会被搅乱,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国家对俄罗斯的行动持反对态度的原因之一。 说到底,俄罗斯最初的安全顾虑或许有它的道理,但打起来之后,行动的性质已经变了。初心没了,目标也跟着歪了,从保障自身安全变成了抢领土,甚至还生出了重建 “大俄罗斯” 的野心,这种转变让这场战争的性质彻底偏离了最初的轨道,也让整个局势变得更难收场。
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加入北约,威胁到俄
康安说历史
2025-08-26 02:18: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