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

开心唠唠嗑 2025-08-25 20:02:24

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汉字是连接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一种方式。可是他们却放弃了。 网友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表示支持,认为这可以增加韩国的独立性与民族性。 先得说,巴菲特这话听着直接,却没戳中韩国弃用汉字的真正缘由。人家当年推“韩文专用”,可不是一时脑热,背后藏着战后想摆脱文化依附、重塑民族认同的心思。 看看历史就知道,汉字在韩国用了上千年,古代的史书、公文全是汉字写的。直到1970年韩国推行“韩文专用政策”,学校里才慢慢减少汉字教学。现在韩国年轻人,能认全常用汉字的没几个。 支持弃用的网友说“增独立性”,这话有几分道理。毕竟文字是文化的根,自己的文字用得越广,越容易培养民族自豪感。就像韩国把江陵端午祭申遗,也是想把文化符号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可反对的人也有硬理由——没了汉字,韩国人看老祖宗的东西都费劲。去年有新闻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里的古代石碑,年轻人围着看却认不全字,还得靠中文导游翻译,多尴尬。 更实际的是文化交流的麻烦。以前中日韩三国文人,写首汉字诗就能互相读懂,现在韩国人想读中国古籍、日本汉诗,得先学汉字;咱们看韩国的历史文献,也得靠翻译,这层便利说断就断了。 还有个隐性问题,韩文本身有局限。它是表音文字,很多词发音一样意思不同,比如“사과”既能指苹果也能指道歉,光看文字容易懵。以前靠汉字标注区分,现在没了汉字,歧义问题更突出。 巴菲特说汉字是“连接纽带”,这话没说错。中日韩同属汉字文化圈,共享过很多文化记忆。可文化连接不是单靠文字绑着,更得看彼此愿不愿意平等交流,不能说弃用文字就是“愚蠢”。 其实不管支持还是反对,都绕不开一个核心:文字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像日本,至今还在用汉字、假名混合书写,既保留了文化连接,也没丢自己的文字特色,这不就是个好例子? 说到底,韩国弃用又重拾汉字,不是“愚蠢”与否的问题,而是每个国家在文化发展里都要面对的选择题——既要守得住根,也得跟得上时代,更要找对适合自己的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27

评论列表

神话

神话

2
2025-08-25 20:48

这是把脊梁骨都抽了

书签

书签

1
2025-08-25 20:53

这和是否用汉字没多大关系,贼棒子被美国半殖民这几十年,连反华都要举美国旗,这说明当狗已经融入这个民族的骨血里了[滑稽笑]

猜你喜欢

开心唠唠嗑

开心唠唠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