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还没到天津,先来了个下马威,还删除对华承诺,中方态度强硬!   中印刚有点解

掘密探索 2025-08-25 16:47:27

莫迪还没到天津,先来了个下马威,还删除对华承诺,中方态度强硬!   中印刚有点解冻的迹象,气氛还没捂热,印度直接扔出一颗“烈火-5”,彻底打破了局面。   8月20号,印度在奥里萨邦放了个“大烟花”,“烈火-5”导弹,射程超5000公里,能带好几个核弹头,中国北部全在打击范围内,印度媒体乐疯了,吹这是“战略威慑的大进步”,还暗戳戳说“中国别得意,我们也能打到你家门口”。   可懂行的人一看就乐了:这导弹技术糙得要命,印度到现在没搞定导弹小型化,发射还得用民用卡车,真打起来,这卡车还没开出去多远,估计就被对方炸成废铁了。   更搞笑的是,试射当天,印度正求着中国恢复稀土出口呢!为啥?因为印度76%的汽车企业,没了中国稀土,都快停产了,这波操作,就像一个人一边求邻居借米下锅,一边往邻居家窗户上扔石头——典型的“又当又立”。   为啥印度要这么干?说白了,莫迪政府现在里外不是人,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华强硬派天天骂他“软弱”,外面美国又给印度加征50%关税,印度经济快被压垮了,急需中国这个“金主爸爸”拉一把。   试射导弹,既是对国内强硬派的交代——“看,我没怂!”又是给中国“提个醒”——“别逼太紧,我手里有牌!”   如果说导弹试射是“明着打脸”,那删除对华承诺就是“暗着捅刀子”,王毅访印的时候,印度外长苏杰生明明说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边还签了20项合作协议,包括恢复直航、重启边境贸易。   可王毅前脚刚走,印度媒体就翻脸不认账,把相关承诺删了,还倒打一耙说“中方引用错误”,更过分的是,印度四个邦的代表团紧接着就去台湾溜达,跟台当局谈电子产业合作,活脱脱一副“我嘴上说支持你,但身体很诚实”的德行。   印度为啥在台湾问题上反复横跳?说白了,还是为了钱,印度的高端芯片产业,70%的零件得从台湾进口,2025年上半年,印度从台湾买的芯片比去年多了30%。   要是得罪了台湾,印度芯片产业分分钟停摆,可台湾问题是中国最敏感的红线,印度这种“吃饭砸锅”的玩法,中方能惯着吗?   面对印度的“双面操作”,中方的回应既硬气又留了余地,一方面,天津峰会的安保直接拉满,场馆布置全是“多边合作”的标语,中方反复说“亚洲要发展,合作才是正道,别在敏感问题上玩火,”   另一方面,对印度的经济合作需求,中方也没彻底关门——莫迪政府列了368类工业中间品的关税减免清单,中国正在认真看;印度允许中国资本在新能源领域持股49%,中方也表示“欢迎务实合作”。   但中方的底线很清楚:台湾问题、边境安全、主权尊严,这三条红线,碰一条都不行,印度想靠导弹试射和承诺删除来“以攻为守”,只会让中方更警惕,毕竟中印关系的基础是互相尊重,不是“你强硬我就软,你示好我就让”的讨价还价。   说到底,印度的问题是“战略焦虑症”晚期,既想当“有声有色的大国”,又怕被中美边缘化;既想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又想在政治上靠美国撑腰。   可这种“左右逢源”的玩法,在今天的大国博弈里根本行不通,中国早就不是20年前的中国了,印度要是继续在台湾问题上玩火、在边境问题上挑衅,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莫迪访华,本来是个改善关系的好机会,可如果印度只带着导弹和“变脸”技巧来,不带诚意和尊重,那这场峰会,恐怕只会成为中印关系“解冻”路上的又一个“反面教材”。   毕竟合作得双向奔赴,不是“我退一步,你进两步”的拉锯战,印度该醒醒了:在大国博弈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利益的前提,是别踩别人的红线,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更是一个国家该有的底线。

0 阅读:6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