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还挺搞笑的! 打了三年的俄乌战争,到头来发现,真正发挥作用的三种武器,竟然都是中国常见的东西。 就说无人机空投“小电驴”这事儿吧。谁能想到,战场上士兵跑断腿的难题,最后被小区里大爷大妈买菜用的电动车给解决了。 乌克兰士兵在前线发过一段视频。大疆无人机吊着辆折叠电动车,慢悠悠飞到战壕上空。绳子一松,车子“啪”地落在地上。 士兵拽着车把展开,跨上去拧动电门,噌地一下就蹿出去了。这场景看得北约军官直挠头,他们花几十亿研发的全地形装甲车,愣是没干过中国工厂里流水线下来的小电驴。 俄军那边更绝。他们把美团外卖用的保温箱绑在电动车后座。箱子里塞着热乎的红菜汤和黑面包,车手穿着军大衣,沿着弹坑累累的公路往前冲。以前送一次补给要两个小时,还得提防狙击手。 现在开着小电驴,半小时就能把热饭送到炮兵阵地。有个俄军上尉接受采访时说,这玩意儿比装甲车靠谱多了。没电了找户村民家插个插板,充俩小时又能跑五十公里。 第二种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咱们工地上随处可见的民用无人机。大疆的“御”系列原本是旅游博主拍风景用的。到了战场,乌军士兵给它绑上三颗手榴弹,改装成自杀式攻击机。镜头里能清晰看到俄军坦克的履带。 飞过去对准油箱一俯冲,轰隆一声就搞定了。俄罗斯军工企业急得跳脚,他们造的“猎户座”军用无人机,一架要三百万美元。结果前线部队宁愿花三千美元买架大疆,再花五十美元加个改装套件。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产的民用夜视仪。这东西原本是驴友们在深山里探险用的。现在成了双方士兵的宝贝。乌克兰志愿者从中国网购了一大批,拆开包装直接绑在步枪上。夜晚突袭的时候,俄军在暗处动一下,就会被夜视仪捕捉到红外信号。有个乌军狙击手说,他用这玩意儿在三天内打掉了七个目标。而俄罗斯那边,军工部门模仿中国型号搞出了仿制品,结果夜视效果差了一大截,士兵们宁愿托人从哈萨克斯坦倒腾中国货。 这三样东西凑到一块儿,愣是把一场高科技战争打成了“民间智慧大比拼”。北约国家运过来的先进导弹,有时候还不如中国小电驴的续航管用。俄军那些威风凛凛的战斗机,出勤率还赶不上大疆无人机的起飞次数。有军事专家统计过,俄乌战场上每天升空的无人机里,八成是中国民用型号。双方消耗的电动车电池,加起来能装满三个集装箱。 最让西方军事观察员看不懂的是,这些东西压根不在武器禁运名单里。中国工厂每天正常生产,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俄乌两国。乌克兰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改装教程,教大家怎么给电动车加个防弹钢板。俄罗斯网友则分享如何用无人机挂载迫击炮炮弹。这些原本服务于生活的物件,到了战场上愣是玩出了新花样。 有次联合国安理会开听证会,美国代表拿着张大疆无人机的照片怒斥中国“变相提供武器”。中国外交官掏出一张购物小票怼了回去。那是深圳某电子商城的交易记录,上面写着“民用航拍器,非军用”。全场顿时没了声音。谁都明白,总不能因为菜刀能伤人,就禁止全世界卖厨房用具吧。 这场打了三年的战争,就这么被中国老百姓日常用的东西悄悄改变了规则。无人机不再是高精尖的代名词。电动车也不光是城市通勤的工具。当俄军士兵骑着小电驴在战壕间穿梭,当乌军狙击手靠着民用夜视仪锁定目标,谁都得承认一个事实:决定战场走向的,有时候不是那些动辄上亿的大家伙,而是这些藏在生活角落里的智慧。
菲猴子又破防了,因为他们的无人机现在不断掉海,不敢起飞,原因就是中国旋戈36无人
【26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