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的狂欢。“5月22日,刘某在与妻子办理离婚手续的冷静期内,竟然将自己亲生10岁儿子和7岁女儿残忍杀害。更气愤的是,动手前他还特地带孩子们去吃烧烤。 妻子黄女士说:她和刘某曾是在广州打工认识的,婚后老公不务正业,还经常赌博,常常向她要钱,经常进行殴打,两人还曾闹到派出所,他还曾保证不会再对我动手,可暴力却未真正停止。 刘某看似配合,每日按时回家、沉默少言,可眼神里的阴鸷却从未散去。 黄女士一边假意维持表面和平,一边悄悄联系律师,准备离婚。 可谁知好景不长,刘某又再次露出了真面目,对她再次进行暴打,还拿孩子威胁。 5月17日,黄女士正式提出离婚。可刘某并没有同意。 令人意外的是,两天后刘某态度骤变,同意离婚,双方签订了离婚协议,进入30天的离婚冷静期。 刘某知道两个孩子是黄女士的全部,便盯上了孩子,他平时对孩子疏于照料,虽有感情却并不深厚,此刻却将孩子当成了威胁的筹码,放言要把两个孩子弄死。 没想到这段短暂的平静,实则只是假象。 当天,其丈夫刘某便用绳子将她的手脚捆绑,没收了她的手机和身份证,将她囚禁在家中长达两天。 刘某不仅拿出农药进行威胁,还购买了敌敌畏,扬言要杀了她。直到次日,黄女士才挣脱束缚得以逃离。 案发前,刘某去接孩子放学,带他们去吃了烧烤,还反常地说这是“最后的狂欢”。 黄女士得知后心头警铃大作,却没料到他会真的下毒手。 冷静期内,刘某竟给两个孩子喂了农药,最终孩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那个曾承诺“不再动手”的男人,用最残忍的方式撕碎了所有伪装。黄女士的世界,在孩子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彻底崩塌。 离婚冷静期设立的初衷,是为了给夫妻双方提供一个缓冲的时间,让他们能更冷静、理智地思考婚姻问题,避免冲动离婚,但在这起案件中,却成了悲剧发生的温床。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大众对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反思。在保护婚姻、减少冲动离婚的同时,如何保障那些遭受婚姻暴力、威胁一方的合法权益,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存在家暴、赌博等恶劣行为的婚姻,离婚冷静期无疑增加了受害者的风险。就像黄女士,在离婚冷静期内,时刻活在恐惧之中,而最终,这份恐惧变成了残酷的现实。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社会和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行动。一方面,要完善离婚冷静期内的风险评估和干预机制。 对于那些存在家暴史、有极端行为倾向的案例,进行重点关注,及时介入调解和疏导,必要时提供法律援助和人身安全保护。 另一方面,加强对婚姻家庭矛盾的早期干预,社区、妇联等组织应发挥更大作用,在矛盾初现端倪时,就积极介入调解,避免矛盾激化升级。 如今,黄女士仍沉浸在失去孩子的巨大悲痛中,这场开庭对她而言,是寻求正义的唯一希望。 我们期待法律能给出公正的裁决,让刘某得到应有的惩罚,也希望这起悲剧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警示,让更多人关注婚姻中的弱势群体,让类似的人间惨剧不再发生。 后续案件的进展,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死前的狂欢。“5月22日,刘某在与妻子办理离婚手续的冷静期内,竟然将自己亲生1
墨羽凌轩
2025-08-23 14:53:28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