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美联储主席宣布了! 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布当前形势暗示就业增长面临下行风险,风险平衡点的变化可能要求调整政策。美联储对降息持开放态度。 鲍威尔这次的演讲,玩得是“谨慎里带点灵活”的套路。他直接说,现在美国经济碰上了“两难”:一边是7月新增就业才3.5万,失业率涨到4.2%,就业市场从“热得发烫”变成了“有点凉”。 另一边是通胀虽然比之前低了,但7月核心物价还是涨了2.9%,加上特朗普政府加的关税,部分商品价格更贵了。 这种“就业可能要变差,但通胀没那么凶”的情况,让美联储不得不重新考虑政策。 “政策没有固定路线,风险变了,我们可能得调整。”鲍威尔这句话被市场解读成“降息马上要来”。 当天晚上,交易员们就疯狂下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75%飙到91.3%,今年总共可能降息75到100个基点。 更绝的是,美联储当天还改了政策文件,把“平均通胀目标制”给删了,改成更灵活的通胀框架。 这意味着美联储以后可能更在意保就业,而不是死磕2%的通胀目标。 鲍威尔这话一落地,全球市场立马开启“降息狂欢模式”。 这场狂欢背后,是市场对“钱要变多”的强烈期待。专家说,美联储降息不仅能让美国股市涨,还能让亚洲那些靠出口的小国家松口气,尤其是像新加坡这种经济体。 对中国和印度这种靠内需的大国来说,降息也能让政策更灵活,比如多搞点消费刺激或者投资。 鲍威尔这次松口降息,可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一场政治大戏。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美联储“指手画脚”:从要求炒掉理事库克,到塞自己人进决策层,甚至公开喊话“降息3个百分点”! 这种政治压力让鲍威尔特别难——既要稳住市场,又得顶住总统的“指挥”。 “鲍威尔现在太难了。”基金公司专家说,“通胀和就业数据其实不太支持降息,但政治压力太大。”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说,利率应该比现在低1.5个百分点,特朗普更是要求“赶紧降3个百分点”。 这种情况下,鲍威尔的“谨慎松口”,更像是在政治和市场之间“走钢丝”。 看着这场由一句话引发的全球狂欢,我第一反应是:“美联储终于扛不住了!”但仔细想想,这里头有三个关键问题: 1.降息能救就业吗? 现在失业率是不高,但就业增长明显慢了。降息或许能让企业多借钱投资,但如果大家都没需求,钱多了也没人借,可能白搭。 2通胀会回来吗? 鲍威尔说“不会让一次性涨价变成长期通胀”,但特朗普加的关税已经让部分商品变贵了。如果降息太快,可能引发“工资涨-物价涨”的恶性循环,通胀又得冒头。 3.政治干预会失控吗? 特朗普政府对美联储的施压已经到极限了。如果降息被政治绑架,美联储的独立性就没了,长期看可能把经济搞得更糟。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降息可能意味着股市短期涨、债券收益降,但得小心“降息预期落地后股市回调”。 毕竟市场早就猜到要降息,真正的机会可能藏在那些被低估的地方——比如高分红股票、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司,或者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受益的资产。 2025年的这场降息大戏,才刚开个头。鲍威尔的“谨慎松口”,既是经济转型的信号,也是政治博弈的结果。 对我们普通人,或许该记住那句老话:“别把所有钱押在一个地方”——毕竟,市场的狂欢,从来只属于那些提前做好准备的人。
快报,快报!!不是美联储跟中国杠,也不是美国跟中国杠,是犹太人跟中国杠,是
【62评论】【7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