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作家史铁生生命垂危,医生问他的妻子陈希米:“救不救?”没想到陈希米却说:“让他走吧。”随后,史铁生全身抽搐,不久之后离开了人世。 尽管没有救史铁生,但是陈希米的做法却让人赞叹。 史铁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21岁那年,史铁生瘫痪坐在轮椅上,一直都是母亲陪伴在他的身边,他需要母亲安慰时,母亲立刻就会出现,他想安静时,母亲就会默默离开,可以说母亲的陪伴和支持,让史铁生走出了人生低谷。 另一个女人就是陈希米。 史铁生曾说陈希米:“她是顺水漂来的孩子,但不是我捞起了她,是她捞起了我;不是用手,是用她一心一意的眼神,或是满心灿烂的欢笑……” 1968年,史铁生去陕西延川县清平湾插队,因为条件差天气冷,史铁生的脊柱发生了病变,时间长了,疼得直不起腰来。 1971年,史铁生不得不离开陕西回北京治疗,但是因为耽搁太久,史铁生的下肢瘫痪了。他整天心情不好,经常对着家人发脾气,甚至怒吼一声,治不好就劈了他。 最终,史铁生被截肢了。在医院住了一年多才回家,回到家后,史铁生曾经三次自杀,整天郁郁寡欢。 后来一位老大夫,建议他用读书打发时光。 这个方法对史铁生很受用,有一段时间,他的心情挺好的,母亲经常用轮椅推着他出去晒太阳,但是一段时间后,史铁生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目光,又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于是他开始写作。 史铁生30岁那年,在《希望》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但是母亲已经去世了,最爱他的人离开了他。 或许上天看史铁生太可怜了,在母亲去世后,就派另一个女人来照顾他。 史铁生曾经写过文章《爱情的命运》,他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这篇文章让他迎来了自己的爱情。文章发表后不久,史铁生收到了一位女性读者的来信。 信中,她表示自己对他的文章非常感兴趣,对他这个人也非常青睐…… 陈希米比史铁生小十多岁,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但是她是个喜欢文学的人,是西北大学所办刊物《希望》的一名编辑,不幸的是,她的一条腿也有轻微的残疾。 从此,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通信,他们在信中描述着对彼此的青睐,越了解越深情,长久的通信,爱情也在悄悄来临,并且向春日里的小草,不畏风雨向阳而生。 直到1989年,两人终于见面。陈希米温柔,善良,年轻,阳光。 第一次见到陈希米,史铁生微笑着对她说:“你是我想象中的样子,一眼万年。” 两人互诉衷肠之后,确定了恋爱关系。 那一刻,两颗心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紧紧的系在了一起,再也不会分开。 他们的婚礼没有彩礼,没有嫁妆,有的是祝福,但也有不看好的,不过这并不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因为他们情比金坚。 婚后,陈希米做了史铁生母亲的工作,她事无巨细照顾史铁生,给他换药,翻身,做家务, 每天推他出去,应酬,见世面,吃好吃的,去感受一切的美好。 虽然陈希米也能写作,但为了照顾病重的丈夫,她放弃了写作,成为了史铁生最坚实的后盾。 有了陈希米,虽然史铁生每天依旧被病痛折磨,但是他脸上的笑容比以前多了,心情比以前好了,文学作品也一部接着一部,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我与地坛》。 爱情,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带给人们甘之如饴的东西,能让沙漠中开出花来。 史铁生非常感激陈希米,他为她写了一首《赠妻子诗》。 史铁生的朋友也都感慨,史铁生能找到陈希米这样的人当妻子,真是他后半生的幸运,陈希米的到来,让他拥有了有尊严的生活。 然而,病魔并没有放过史铁生,他病情越来越重,一次一次往医院跑。 史铁生也曾对陈希米说:“我会活到自己坦然赴死,活到你能够坦然送我离开”。 陈希米在送史铁生去医院的时候,她还会默默祈祷,希望能让丈夫陪自己久一点。 但是她的想法却没有实现,史铁生的病越来越重,就在离史铁生60岁生日还差4天,史铁生突发颅内大出血,被送进了医院。 不久后,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问陈希米:“还要不要救?”陈希米看着被病痛折磨的丈夫,含泪摇头:“不救了,放过他吧!” 史铁生去世后,陈希米遵照史铁生的遗愿,将他的器官捐献给了需要的人,让生命得到了延续。 史铁生的和陈希米的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坚贞的精神。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让人跨越万水千山,让两颗心牢牢的靠在一起,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2010年,作家史铁生生命垂危,医生问他的妻子陈希米:“救不救?”没想到陈希米却
历史奇话站
2025-08-23 04:30: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