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然翻脸 对中国下重手,做出一个前所未有决定 欧盟公开充当其帮凶
当地时间周四(21日)最新公布的美国与欧盟贸易协议细节显示:欧盟在技术、安全和商业方面与华盛顿的分歧越来越大,这可能会给欧洲与中国的关系带来新的裂痕。因为作为与美国贸易协议的一部分,欧盟隐晦地作出决定:将限制人工智能芯片流向中国。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老美怕中国在AI赛道上超车,拉着欧盟当“打手”,结果把自己和欧洲的裤衩都快扯下来了。
根据协议,欧盟不仅得花400亿美元购买美国的AI芯片,并且将采用美国的安全标准,在芯片内植入后门,防止技术泄露。啥意思呢?就是欧盟得帮老美盯着中国,别让芯片拐弯抹角流到咱们这儿。
老美为啥突然这么急眼?看看中国AI产业的发展速度就知道了。2023年,中国进口AI芯片花了300多亿美元,其中83%都来自英伟达、AMD这些美国公司。
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美国一纸令下暂停对华出口,同时拉着盟友断供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比如光刻机等,以为这样就能死死卡住中国脖子。但老美没想到,自己越打压,中国自主研发的劲头越足。
就说华为昇腾910B芯片,订单今年首季狂涨3倍,字节跳动直接下单10万台搭载昇腾的服务器。更绝的是,阿里达摩院放话要把国产芯片采购占比从30%提到80%,还跟华为一块儿搞出了专门的AI框架,直接绕过了英伟达的软件限制。
反倒是老美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政策刚出来,英伟达就跳脚了——中国市场占他们全球营收的20%,一年少说100亿美元打了水漂。更逗的是,老美居然在出口的AI芯片里偷偷装了追踪器,结果被路透社爆出来,欧洲一家云服务公司直接暂停采购,理由是“安全不能开玩笑”。
欧盟这边也是一肚子苦水。虽说协议里欧盟跟着老美喊口号,但内部早就吵翻了天。德国、法国这些国家本来就跟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深度合作,现在限制芯片出口,等于断了自己的财路。比如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搞自动驾驶研发,没了高端AI芯片,研发进度直接拖后腿。
更讽刺的是,欧盟一边限制中国,一边还得花大价钱买老美的芯片,结果老美还狮子大开口,把价格炒得比市场价高15%。有欧洲议员吐槽:“我们这是在给美国的芯片霸权交保护费,结果自己家企业还得喝西北风。”
中国这边当然也不是吃素的。既然明路走不通,那就玩“地道战”。比如通过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些中间国家采购芯片,再转运回国内。2024年,新加坡成了英伟达第三大营收来源,背后少不了中国企业的影子。
还有些企业干脆在软件优化上下功夫,用昇腾910B训练大模型,虽然算力比H20低,但通过算法优化,训练时间从30天缩到25天,还省了40%的电费,把老美气得直跺脚。
老美这波操作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漏洞百出。伯恩斯坦的报告预测,到2027年中国国产AI芯片占比会从17%飙到55%,而美国公司的份额会从83%跌到45%。
以前,中国企业用美国芯片,多多少少得看人家脸色,现在被逼着自主研发,反而催生出了更有竞争力的技术。比如华为昇腾910B的半精度算力达到320TFLOPS,虽说跟英伟达顶级芯片还有差距,但已经能满足大部分商用需求。更关键的是,中国在AI框架、算法这些软件层面的突破,让老美“硬件封锁”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现在回头看,老美这次联合欧盟搞的芯片限制,表面上看是“技术围堵”,实则是一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闹剧。中国企业不仅没被打倒,反而越挫越勇,在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而老美和欧盟呢?一个失去了庞大的中国市场,一个被老美当枪使还得自己买单,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场技术博弈的最终赢家是谁,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