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投资经历和育儿的重新思考投资复盘 李笑来在《通往财务自由之路》上重新定义了

醉笔过去话 2025-08-22 12:20:14

失败的投资经历和育儿的重新思考投资复盘 李笑来在《通往财务自由之路》上重新定义了尊重资本的差异和万能钥匙等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的更新,给了我理解投资,理解教育一个焕然一新的角度。 为什么突然想起自己之前经历过的一次失败的投资经历,这个经历和暑假期间孩子教育方面碰到的问题非常相似。都是因为没有尊重彼此的差异,没有找到真正的问题,从而导致的冲突。今天就重新梳理一下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背后所隐藏的逻辑。 1.尊重资本差异,意味着要看到别人的好和自己的不足 不是有钱就能叫做资本。 资本应该要符合一定条件:一定的规模,能够长期不动,有使用的智慧。 这意味着,那些短期的,小金额的投机行为,不能算作资本,也不会对我们的财务情况产生什么决定性的帮助。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尝试投机行为,因为我们仍然能够从投机当中学到投资的智慧,为后来使用资本打基础。 资本的差异决定了对于安全性和收益率的要求。规模很小的资金,是可以追求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因为即便全部亏损,也能够承受。毕竟,你不会拿着自己的大部分本金去赌博。所以,当你拥有了资本以后,你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本金的安全,其次才是收益率。抛开资本量级的差异去看收益率,那就是断章取义,必然是要吃亏的。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资本不足和贪念之间的矛盾,这其实就是问题。 比如,你本金就是1万,存银行定期或者一些银行、基金的理财产品可能就是3%-4%的收益率。可你想要本金10万或以上这类定制产品的收益率,比如券商集合4%-5%的收益率,那就是不合理的,不尊重资本的差异。那正规金融机构都没办法提供给你,你想要从非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取这种收益率,那就等着被骗。 再讲另一个案例你就清楚了。雪松收购了一家信托公司后,大量发行期限短可收益率很高的,看似很安全的信托产品(信托是正规金融机构,产品都有担保)。大量的老人家和员工都去买了,这其实是违背常识的。安全的产品,收益率不可能很高,只有风险高的产品,才需要更高的收益率进行风险补偿。不然,为什么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这么低? 2.不要只盯着差异,去其他地方找万能钥匙 我这两年经历了一次很大的投资失败,就是因为不尊重这种差异,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被常识所蒙骗,导致损失惨重。 我没有资本,可又想要有资本的收益率,还是安全的,高的收益率。于是,我相信了一个老朋友,盲目的违背常识去相信。结果就是掉进了陷阱,被坑的一塌糊涂。这个过程当中,无数的现象告诉我有问题,可我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完全被蒙蔽了双眼。这种贪念和盲从,被他们充分拿捏,在他们对你打的感情牌中,逐渐迷失理性。 这场惨痛的失败经历,责任完全在于自己。我看到了自己和别人的资本差异,但却想在自己没有资本前提下,找到一条解决财务问题的万能钥匙。我只盯着资本差异本身,却忘记了创造这种资本差异的是人和人背后的智慧。 我没有资本,也没有那个智慧,那这个差异就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除非我自己改变了,然后积累了资本和智慧,这种差异才真的会发生改变。解决这种资本差异的万能钥匙不在资本上,而在于人的身上。 为自己的失败而买单,希望自己谨记这次教训。 共勉。

0 阅读:0
醉笔过去话

醉笔过去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