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年,在藤县保卫战中,王铭章看着距离自己一千多米的龟尾寿三,问旁边的副官 “这个距离能不能打到他”,副官没有多说一句话,而是举起了自己的枪,只听三声枪响之后,龟尾寿三从马背上摔下来。 那会儿的王铭章,肩上扛着的何止是指挥刀,是整个川军的血性。他是四川新都人,打小就听着 “保家卫国” 的故事长大,1914 年参军时,手里攥的还是祖传的老套筒,可眼里的光比谁都亮。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他带着川军 122 师出川,士兵们穿着单衣、踏着草鞋,背着土造步枪,连子弹都凑不齐三发。有人劝他 “这装备去前线就是送死”,他拍着桌子吼:“四川男儿出川,就没想着活着回去!” 龟尾寿三摔下马时,阵地上的川军士兵没欢呼,只是攥着枪更紧了。他们都知道,这一枪打出去,日军的报复会来得更凶。果不其然,没过半天,藤县城墙就被炮弹炸得坑坑洼洼,日军黑压压地往城楼上爬,枪管上的刺刀闪着冷光。 王铭章站在城楼最高点,指挥刀指着城下,嗓子喊得哑了:“守不住城,就跟城一块炸了!” 士兵们嗷嗷地应着,有的把刺刀捅进枪膛当长矛使,有的抱着炸药包往日军堆里冲。有个十七八岁的小兵,草鞋磨破了,光着脚在城墙上跑,被子弹打穿了腿,就趴在地上往日军扔手榴弹,嘴里还嘟囔着 “俺爹说了,出川就得像个爷们”。 其实那会儿藤县早成了孤城,援军迟迟没到,粮食和弹药也快见底了。有士兵偷偷问他:“师长,咱还能撑多久?” 他摸了摸士兵冻得通红的耳朵,从怀里掏出块干硬的饼递过去:“撑到最后一口气就行。咱多撑一天,前线的弟兄就多一分胜算,后方的老百姓就少受一分罪。” 后来城墙被炸开个大口子,日军涌进来的时候,王铭章还在指挥反击。子弹打穿他的胳膊,他没躲,反而举着枪冲在最前面。最后关头,他对着通信兵喊:“给司令发电,122 师全体将士,战至最后一人,无一人投降!” 话刚说完,就被炮弹的气浪掀翻了。 现在有人翻史料,说川军装备差,打法也愣,硬守藤县是 “不理智”。可想想那会儿的局势,藤县要是丢了,日军就能直扑徐州,多少百姓要遭殃?王铭章和他的兵们,手里攥着烂枪,身上穿着单衣,拼的就是一口气 —— 是 “不想让家国被踩在脚下” 的气,是 “四川男儿不能怂” 的气。 他们或许没学过多少兵法,可心里的秤比谁都准:什么是该守的,什么是能丢的。城没了可以再建,这股血性要是没了,才真的啥都没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38年,在藤县保卫战中,王铭章看着距离自己一千多米的龟尾寿三,问旁边的副官
海边观潮客
2025-08-21 23:31: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