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走前给特朗普埋个雷,用英文邀请去莫斯科,特朗普又怕又憧憬 普京与特朗普在安克雷奇会晤结束时,普京突然用英语说出“Next time in Moscow”,这句简短的邀请成为当天最受关注的外交细节,特朗普回应“Interesting”后,两人握手告别。 会面地点选在阿拉斯加并非偶然,安克雷奇距离华盛顿和莫斯科的航程都在8小时左右,为双方提供了相对中性的会晤环境,这也是两人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交流。 三小时会谈没有产生书面协议,但双方都表示对话是“建设性的”,特朗普在会后记者会上透露,讨论了乌克兰局势、军备控制和经贸合作等议题。 普京选择用英语发出邀请有明确考量,这避免了翻译环节可能造成的误解,也确保全球媒体能够准确传达他的意图,俄方显然希望展现对话的开放姿态,特朗普的“有意思”回应体现了他一贯的谨慎风格,既没有当场拒绝让场面尴尬,也没有立即接受引发争议,这为后续政策调整留下了空间。 时机选择同样值得注意,距离美国大选还有8个月,特朗普需要在外交上展现成果,而俄乌冲突已持续超过两年,各方都在寻找缓解的机会。 美国国内对这次会晤反应不一,共和党人普遍支持通过对话寻求突破,民主党人则质疑特朗普可能对俄罗斯做出过多让步。 欧洲盟友的担忧更加明显,德国外长在柏林表示,任何涉及欧洲安全的决定都不应绕过欧盟,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强调欧洲必须参与相关谈判。 乌克兰方面的反应相对克制,泽连斯基在基辅表示,乌克兰支持任何有助于实现公正和平的努力,但领土完整原则不容妥协。 会晤期间的细节透露出两位领导人的不同风格,普京全程保持冷静,发言简洁明确。特朗普则更加活跃,经常打断对方发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俄方在会前做了充分准备,普京带来了详细的谈判方案,涉及乌克兰中立化、军备限制和制裁解除等具体条款,但特朗普表示需要更多时间研究。 能源合作成为讨论的重点之一,俄罗斯希望恢复对美天然气出口,而美国则关注全球能源价格稳定,双方在这个问题上找到了一些共同点。 军备控制议题也有所进展,两国同意恢复核武器削减条约的技术性谈判,并考虑邀请中国参与三方对话,这被视为重要的积极信号,会晤最后阶段,双方讨论了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的可能性,普京建议每季度举行一次高级别对话,特朗普表示会认真考虑这个提议。 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人的肢体语言上,与2018年赫尔辛基峰会相比,这次会晤的气氛显得更加正式和谨慎。 安全安排也反映出双方的重视程度,美俄两国都派出了最高规格的安保团队,确保会晤不受任何干扰,整个过程没有发生意外事件。 经济制裁问题贯穿整场讨论,俄方希望美国考虑分阶段解除部分制裁,美方则要求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让步,会后的联合记者会持续了45分钟,两位领导人都强调了对话的重要性,但在具体问题上仍存在明显分歧。 国际社会对这次会晤的评价较为谨慎,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欢迎任何缓解紧张局势的努力,但强调必须遵守国际法原则。 金融市场对会晤消息反应积极,俄罗斯股市上涨3.2%,卢布兑美元汇率也有所回升,这反映出投资者对缓和预期的乐观情绪,后续外交动向值得关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计划下周访问欧洲,与盟友协调立场,俄外长拉夫罗夫则将出访亚洲多国,寻求更多支持。 会晤还涉及了人道主义议题,双方同意在战俘交换、平民撤离等问题上加强合作。这被视为建立互信的重要步骤。 技术层面的讨论也有进展,两国同意恢复核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核材料走私等威胁,这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普京的“莫斯科之约”是否会成为现实,还要看美国国内政治的发展,如果特朗普在选举中领先,他可能更愿意承担外交风险,这次会晤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开启了对话渠道,无论是否产生实质性突破,保持沟通本身就是积极的信号。 特朗普会接受普京的邀请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揭晓,也将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信源 《下次莫斯科见?‘特普会’谈了啥?要点速览!》·羊城晚报网·2025‑08‑16
普京走前给特朗普埋个雷,用英文邀请去莫斯科,特朗普又怕又憧憬 普京与特朗普在安
文史充点站
2025-08-21 14:23: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