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位年过六旬的空军退役老兵,突然接到紧急调令重返北京海军招待所,上级只对他说了一句话:"眼下有场硬仗,非你不可!" 【消息源自:《解密1965年中美海南空战:黑匣子背后的外交博弈》2023-09-15 军事史林】 电话铃响的时候,谷德合正在院子里给新栽的月季浇水。山东东明县初夏的阳光晒得他后脖颈发烫,听筒里海军政治部老张的声音却让他手上一顿:"老谷啊,美国人找上门来了,说要查二十九年前那档子事。" 1994年的空调大巴开往北京途中,谷德合盯着窗外飞驰的麦田,食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出歼-5发动机的震动频率。当年那场持续17分钟的空战像老电影似的在脑海里闪回——1965年4月9日,海南岛上空能见度不足3公里,他带着三架机翼挂满露水的歼-5升空拦截时,雷达显示对方是四架F-4"鬼怪",每架都挂着四枚"麻雀"导弹。 "谷队长,他们说是为了寻找失踪飞行员。"北京海军招待所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联络部的小伙子递来热毛巾,"可首长们觉得,美国人真正惦记的是那架坠毁鬼怪的黑匣子。"老军人接过毛巾,在掌心慢慢摊开,蒸汽里浮起当年空战结束后,海南渔民从海里捞上来的银色磁带盒——那东西后来被连夜送去了北京。 会客室空调开得极低。美方代表科英梳着标准的国务院三七分头,开口就是流利中文:"我们注意到您当年报告里提到,看到降落伞飘向莺歌海方向?"谷德合端起茶杯,热气模糊了他的镜片:"云层太厚,我后来跟指挥部报告的是'疑似目击'。"茶杯搁在玻璃茶几上,发出清脆的"咔哒"声。 "根据解密档案,F-4B编号302的飞行员詹姆斯确实跳伞了。"科英翻开真皮笔记本,钢笔尖在某页上点了点。谷德合突然笑了:"你们四架鬼怪从岘港起飞,航程足够绕海南岛三圈,怎么偏偏集体迷路到陵水上空?"墙上的电子钟突然整点报时,美国人的钢笔在纸上洇出个蓝点。 老飞行员起身走到窗前,1994年的长安街车流如织。他想起当年鬼怪战机翻滚时露出的灰色肚皮,想起自己喊"右转避开导弹"时耳机里的电流杂音,更想起那架被自家导弹击中的F-4拖着黑烟栽进海里的样子。"科英先生,"他转身时肩线笔直得像当年军装上的折痕,"您知道为什么我们歼-5的航炮能打中鬼怪吗?因为你们太相信导弹了。" 美国人走的时候,档案袋里只多了张海南岛旅游地图。谷德合站在海军大院门口,看黑色轿车碾过梧桐树影渐行渐远。远处传来少年军校学员的口号声,像极了当年塔台里此起彼伏的无线电呼叫。他摸出兜里的老怀表——这是1965年空战表彰会上发的纪念品——表盖内侧还刻着"海空雄鹰"四个字,秒针正稳稳走过下午四点二十一分,和二十九年前击落敌机的时间分秒不差。
当兵时,连长安排两个战友出公差,其实就是帮参谋长家整理菜地、种菜。
【44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