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我宁愿在美国住下水道,翻垃圾!也不回中国!”谁能想到,说出这句话的人,

冰枫看历史 2025-08-19 18:43:41

[太阳]“我宁愿在美国住下水道,翻垃圾!也不回中国!”谁能想到,说出这句话的人,竟然是满分高考状元,清华学霸何碧玉!对此现状,郑强教授痛心疾首:“爱国,是一个人的底线!”振聋发聩!   信源:央视新闻8月16日讯——感动中国丨从贫困家庭到清华博士 庞众望:面对什么就解决什么   都是清华学子,都是高考状元,怎么差别那么大!看到庞众望在八月手握奖杯站上《感动中国》的舞台,不少人再一次想起了那个宁愿在美国捡垃圾也不回国的何碧玉。   1995年,年仅10岁的何碧玉通过严格选拔,进入了河南省唯一一个超前教育实验班,在这个特殊的班级里,她与三十多名同学用短短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初中和高中全部课程。   14岁时她就参加了高考,她以满分的成绩,成了新乡市的理科状元,还进入了清华大学。家乡的民众因为她非凡的天赋,都称她为“神童”。大学毕业后,她获得了清华大学资助的宝贵机会,得以赴美国深造。   即使身处异国他乡,她的学业表现依然出色,甚至超越了不少美国本土的同学。2009年,24岁的她顺利获得了美国神经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决定留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纽约大学医学院任职。   她选择留在美国的做法,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有报道称,何碧玉曾明确表示:“美国的科研环境更好,适合做研究,暂时没有回国计划。”更令人震惊的是,她还被指发表了“宁愿在美国住下水道,翻垃圾桶,也不回该死的中国”的言论。   这些言论被快速传播开来,在中国网民中引发了强烈的批评,许多人认为她“忘恩负义”。批评者指出,国家在她身上投入了大量教育资源,倾力培养了她,她却选择为美国的科研事业效力。她的父母也因此受到了非议,甚至被嘲讽“养了个美国科学家”。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何碧玉的母亲多次询问她何时回国,但她总是以继续深造或工作为由推迟。母亲起初理解女儿对学习的热爱,希望她能学有所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心中逐渐感到不安和心痛,她开始担忧女儿的未来,以及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   2016年,何碧玉告诉母亲自己即将升任纽约大学教授助理。母亲苦心劝说仍旧无效,终于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斥责。母亲强调了国家当年在她特殊年龄给予的巨大帮助,比如清华大学的破格录取,并提醒她作为中国人应有的感恩之心和报效祖国的责任。   何碧玉对母亲的劝说显得不以为然,甚至因此与母亲的关系变得僵化,并说出了让母亲心碎的“该死的中国”言论。母亲对女儿出国后的变化感到困惑和心灰意冷,她认为女儿可能再也不会回国了。   何碧玉的事件,触及了中国社会对人才流失的普遍焦虑。大量中国顶尖学子选择留在海外发展,尤其是在美国硅谷、华尔街和顶尖高校工作,这引发了“为他人做嫁衣”或“替美国培养人才”的讽刺言论。   知名教授郑强也曾经批评过那些享受国家资源却不愿回国的留学生,认为爱国是底线。郑强以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回国的事迹为例,将他们作为当代青年的榜样。   但何碧玉目前仍在纽约大学医学院进行神经科学研究,年纪轻轻就有了三个副教授头衔,甚至还在2025年1月发了新的生物学论文,算得上是学术成就斐然了。   好在人往高处走的道理大家都懂,中国近年来也吸引了大量外国科学家来工作。在哪里能够获得更好的学术环境,相信大家也都有目共睹。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选择回国发展的海外人才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像何碧玉这类人才的存在,既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又伤害了朴素的国民情怀。

0 阅读:46
冰枫看历史

冰枫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