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冬,陈毅被敌人围困在梅山上,躲在一个岩洞里20多天,就在生死关头,当地

万物知识局 2025-08-19 10:16:57

1936年冬,陈毅被敌人围困在梅山上,躲在一个岩洞里20多天,就在生死关头,当地一少女出现,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助他脱困,更神奇的是,张学良竟然也阴差阳错给他帮了大忙,这是怎么回事呢?

1936年的冬天,陈毅躲在一处被杂草死死遮住的岩洞里,他被困在梅岭已经二十多天,饥饿和寒冷早已把他折磨得没了人形。   可当他再次望向山下时,看到的不是预想中层层叠叠的包围圈,而是国民党第四十六师正在拔营撤退。   这支布下天罗地网、号称要将游击队“赶尽杀绝”的精锐部队,为什么在胜利前夕,自己走了?这二十多天里,岩洞内外到底发生了什么?   话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北上,陈毅、项英等人则奉命留在南方,主要任务,就是要保住这片革命的火种。   他们辗转来到山势险峻、群众基础扎实的赣粤边区梅山,这里简直是为游击战量身定做的,在陈毅的指挥下,游击队化整为零,依靠百姓的掩护,像钉子一样扎在这里,让国民党如芒在背。   就在这时,蒋介石腾出手来了,他刚平息“两广事变”,立刻调集重兵,决心彻底清剿南方的革命力量。   国民党第四十六师师长戴嗣夏,一个外号“碉堡专家”的狠角色,被派来专门对付陈毅,这人一到任,立马亮出了他的看家本领,构建了一张密不透风的“铁桶阵”。   紧接着,他在所有山口要道修满碉堡,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然后还推行残酷的“保甲连坐”,一家跟游击队有牵连,十家跟着倒霉;   并且强制“移民并村”,把山里清成无人区,同时严控粮食和盐的流入,想从根子上饿死游击队。   天罗地网已经布下,一个致命的圈套也跟着来了,由于跟党中央失去联系太久,陈毅心里很急,当叛徒陈海带来“中央派人接洽”的假消息时,他决定亲自下山看个究竟。   一行人乔装成商人,刚到县城的接头地点,就察觉到气氛不对,幸亏一位群众悄悄通风报信,他们才侥幸逃脱,撤回了梅岭,不过,行踪还是暴露了。   戴嗣夏的第四十六师像闻到血腥味的狼群一样扑了上来,对斋坑一带展开地毯式搜索,最终,陈毅等人被迫躲进一个极其隐蔽的狭小岩洞,一场持续二十多天的生死考验就此拉开序幕。   洞里的日子,每一秒都是煎熬,空间小得几个人都转不开身,陈毅身上还有伤。   洞外,敌人的脚步声、叫骂声不时传来,就像死神在敲门,最要命的还是饿,干粮几天就吃完了,只能靠岩壁缝里渗出的冷水维持生命,每个人都饿得眼冒金星,在生死线上挣扎。   就在他们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生机出现了,一个叫张千妹的十七岁少女找到了他们,她不是普通村民,而是一个受革命思想影响,主动当起地下交通员的进步青年。   因为游击队平日里总帮乡亲们干活,她早就认识陈毅,听说陈毅被围,张千妹急得不行,决定冒险一试。   当时敌人对妇女搜查得尤其严,她就想了个绝妙的主意:把掺了碎盐的饭团塞进一截竹筒,用绳子捆在腰间,再套上一件宽大的旧棉袄,伪装成上山砍柴。   每天黄昏,她都挑最偏僻的小路,靠近岩洞时学几声约好的鸟叫,把这救命的口粮送进来。   靠着张千妹送来的食物,洞里几个人奇迹般地又撑了十几天,可谁知,突然有一天,张千妹没来,一连几天都杳无音信。   陈毅更是担心,生怕她出了意外,与此同时,搜寻无果的敌人也急了,开始放火烧山,浓烟和烈火步步紧逼,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天公作美,下了一场小雨,暂时压住了火势,而此时,消失多日的张千妹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洞口。   原来,几天前她下山时,为躲一队巡逻兵,情急之下假装失足滚下了一道三丈多高的陡坡,人是躲过去了,秘密也保住了,可右腿却摔断了,她慢慢的爬回村里,简单包扎后,竟不顾剧痛,拄着根木棍又上了山。   这一次,张千妹带来的不只是食物,还有一个足以扭转乾坤的消息,她告诉陈毅,西安出大事了,张学良和杨虎城把蒋介石给扣了!这消息如同一道惊雷,把洞里所有人都震住了。   全国的政治风暴中心一夜转移,国民党各路人马纷纷接到命令,准备回撤“救蒋”,那个把梅岭围得水泄不通的第四十六师,自然也收到了紧急撤退的命令。   起初,陈毅还有些不敢信,他派出警卫员悄悄摸出洞去侦察,发现山上的岗哨果然在陆续撤离,那些戒备森严的碉堡也空了。   确认消息无误后,陈毅等人才终于走出了那个囚禁了他们二十多天的岩洞,望着洞外被敌人踩得光秃秃的茅草地,回想这趟生死之旅,这位铁血将领的眼圈也红了。   一场看似必死的围剿,就这样被两件事化解了:一件是人民群众豁出性命的支持,另一件则是一个千里之外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大事件。

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张千妹这样的人,南方的革命火种才得以保存,后来发展为抗日战争中的中坚力量——新四军。   【信源】陈毅:没有参加长征的元帅 领导南方八省游击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