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希望孩子“懂事”,真的! 小区里有个叫朵朵的女孩,才六岁就被所有人夸“懂事”。妈妈忙着做饭时,她会自己搬小板凳守在厨房门口,不说一句“饿”;亲戚家的小孩抢她的玩具,她攥着衣角说“没关系”;摔倒了明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还会对过来扶她的人笑:“我不疼。” 每次看到她,我都觉得心里发紧。 “懂事”这两个字,听起来是夸奖,其实更像一层枷锁。它要求孩子把自己的需求往后排,把别人的情绪扛在肩上;要求他们在该撒娇的年纪学会隐忍,在该任性的时刻强迫自己成熟。 有个朋友说,她从小被教育“要懂事”,以至于工作后被同事抢功劳不敢争,恋爱时被冷暴力不敢提,30岁生日那天,妈妈打电话来催婚,她笑着说“马上就找”,挂了电话才发现手里的蛋糕早就被捏变形了。 “我好像从来没为自己活过,”她眼圈发红,“连生气都得先想‘这样会不会让别人不舒服’。” 真的,比起“你要懂事”,我更想对孩子说:你可以不懂事。可以在想吃糖的时候大声说出来,可以在被欺负的时候哭着喊“这是我的”,可以在不想分享的时候紧紧抱住自己的玩具——只要没伤害别人,你的感受就比“懂事”更重要。 毕竟,孩子首先得是他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啊。 记录夏日生活点滴
心理学家李玫瑾曾说一段非常清醒的话:“与人聊天,少说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表现
【1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