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秦海璐去台湾宣传话剧《四世同堂》,主持人张菲故意问她:“拔丝地瓜,你们大

马如侃 2025-08-18 20:43:13

早些年,秦海璐去台湾宣传话剧《四世同堂》,主持人张菲故意问她:“拔丝地瓜,你们大陆怕是吃不到吧?”秦海璐听得很别扭,就说了句话,让张菲顿然无地自容。 那场节目是在台北录的,时间大概是2006年左右,地点是张菲主持的一档老牌综艺,属于那种观众席上会摆一圈沙发的棚内类型。台下热闹得很,观众笑声不断,气氛完全就是一个“捧逗”结构。张菲看得出经验老到,特别擅长制造临场反转。 陶虹那天穿得很保守,说话也挺小心。秦海璐则完全相反,语速不快,表情稳,但眼神特别实,说什么都透着点“别跟我玩虚的”。节目一开始就看得出,张菲是准备把这两位大陆演员逗一通,几次刻意提问都带着“刁钻味儿”。 张菲一边笑一边抛出问题:“你们知道牛舌饼吧?那可是我们台湾地道的小吃。”秦海璐一听,立刻接话:“那是北京稻香村的,牛舌饼咱小时候吃到大。”她说得不紧不慢,没有丝毫逞强的意味,像是实话实说。台下有点安静,张菲脸上的表情肉眼可见地顿了一下。 之后他又提了“水煎包”。秦海璐头一歪,说:“那是上海人早饭标配吧?”张菲试图带动气氛继续说:“拔丝地瓜总归你们没吃过吧!”秦海璐直接笑着摇头:“山东菜里的经典甜品,怎么会没吃过?” 那一连串应答,几乎没有半点犹豫,张菲几次试图引导都被拆解掉,最后他笑着说“你准备太充分了”,语气里有点调侃,也有点佩服。 同一趟宣传期,剧组还上了《康熙来了》。现场比张菲那场更松弛一点,但也没完全放下“南北文化差异”这根主线。那期节目里,一个女嘉宾端出自己做的“台湾特色小吃”,具体名字记不清了,好像是荷包蛋裹葱油饼再撒点胡椒粉。她特别自信地讲自己这套吃法独一无二。 秦海璐当时就皱起眉头,明显是觉得哪儿不对。小S看出了端倪,问她是不是觉得那不算台湾小吃。秦海璐语气很直,说:“这我们东北街头三块钱一份,调味汁都一模一样。”她说得不带火气,但现场几秒钟没接话。 后来回到内地接受一个访谈,有人提起这次录节目,问她有没有事先做功课。秦海璐说没准备,都是小时候吃出来的经验,根本不觉得这些东西需要“背”。她还补了一句:“你要说真正的台湾味,我倒挺爱吃盐酥鸡。” 她性格一直这样,有一次拍戏的时候,她跟一个男演员对手戏是吻戏,导演已经喊卡,那位还没停。她直接一巴掌就上去了,现场有不少人都愣了。事后有人打圆场说是对方太投入,秦海璐一句“你不是我喜欢的型,离我远点”,又让现场更安静了。 这类事情她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还有她在某个节目上怼张馨月,说人家“别一边哭一边说不想让老公受委屈”,那语气听着不算大声,但内容够冲。刘涛坐旁边都悄悄拿胳膊撞她,秦海璐也不躲,反说:“你别在这打圆场。” 她不是不清楚场面,只是懒得绕路。像她在采访里公开说演员片酬高到足够普通家庭吃一辈子,不是谦虚,也不带炫耀,就是把大家知道但不说的说出来。旁人听着会尴尬,她却完全没这个顾虑。 再比如说演技那事,金星问她在袁泉、周迅、刘涛、海清四人里谁演得最好,她直接说周迅。金星惊讶地追问:“不是说你和刘涛私下挺好?”秦海璐点点头:“她以前是偶像派嘛,最近转型也挺努力。” 她说话方式可能让人不太舒服,但从她自己这些年没啥负面来看,好像也确实没出什么问题。尤其在节目上,她一旦不说话,就让人觉得“她是不是要发言了”,但说出口的也都不带什么花活。 也难怪有观众说:她这种人,要是混不出来才奇怪。 你们身边有像秦海璐这样的人吗?你觉得这种“不圆滑”的性格在现在好处多还是麻烦多?

0 阅读:154

猜你喜欢

马如侃

马如侃

生活习惯就好向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