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各家的车子趋同现象越来越明显了?你有的我也有。
而且发布会上把大家都有的内容又不得不从头到尾完整介绍一遍。就比如冰箱、真皮座椅、各种显示屏。
那每一个产品独有的地方、尤其是在既定价格条件下特有的,各个品牌是不是有足够的强调呢?
我们就以今天上市的猛士817 为例,从各路媒体Ctrl+C & Ctrl+V的内容里看一下有哪些应该特别强调的:
1、硬核越野基因
1)东风早年EQ系列(牵引车)、猛士系列,可都是正牌儿的军用装备,拥有7.62mm子弹的装甲能力,而且配的是防弹玻璃;猛士早年间也有不少出口的。现在的猛士M系列,军转民,其性能、可靠性、稳定性是不是毋庸置疑?
2)早期军用装备对于不同地形的适应性可能比现在还要高,这一套技术下放到民用,全域通达这个特性可能也是很多越野车无法比拟的。当然发生意外情况时,车辆所能给到的安全性同样可以被延续下来。
看看图2,人家直接甩出两张认证证书
2、全能拓展,发布会上透露的,20多个预留接口,全面覆盖外观、照明、装载、拖拽、全地形通过性提升、救援、生活娱乐等八大类别,你想怎么玩儿都可以,当然现在不少品牌也有预留,但预留的是否合理、是否全面,能跟军用条件下的拓展相媲美的,估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吧?
3、“超享魔术空间”,第一排座椅放倒可衔接后排形成1.7米标准双床,第二排放平后与后备厢地毯组成2.1米舒享大床。特别是第一排放倒所形成的1.7米的标准双床,这个实用性可能更强一些。毕竟户外活动,带的行李放尾箱,要是通过二排放倒的确可以形成一个更大的床,只不过行李放哪里?
4、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架+同级唯一全铝底盘,双向20°后轮转向技术,150mm上下可调空气悬架,900mm最大涉水深度,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操控、越野所需要的硬指标,可以拿出来逐个的跟竞品PK了,尤其是同价位甚至可以跃级到40~60万元价位段的产品PK
5、混动系统,动力媲美6.0T发动机,3kW超大功率高压风扇提升散热效率65%,最大25kW的驻车发电功率,发电1小时可补充110km续航,这在目前高端越野车领域,是不是也是独一档的存在?
6、智能化,华为全家桶这个就不说了,毕竟这已经众所周知
所以,如果你真的喜欢越野、真的追求性能与可靠性,同时又需要充分兼顾家庭及城市用车,猛士817,你如何绕的开?
华为乾崑助力猛士M817热销猛士M817价格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