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真的会发生!1995年,黑龙江一八岁女孩不幸患上癌症,父母倾家荡产也要为她治病,可谁知,仅过去3年,癌症就已经扩散全身,医生更是直言:最多活六个月,女孩自知命不久矣,做出来一个决定,没想到,正是这个决定,竟然挽救了她的生命! 1995年的冬天,黑龙江的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年仅八岁的王威蜷缩在被窝里,手里还攥着一只已经掉了漆的小木偶。 木偶是爸爸用废木料雕的,她很喜欢,觉得它能带来好运。可那天晚上,她却怎么也睡不着——脖子上的肿块越来越明显,吞咽的时候隐隐作痛,甚至压得她呼吸有些困难。 几天后,父母带她去了县医院。检查报告出来的那一刻,母亲的手颤抖得连纸都拿不稳——甲状腺癌。医生沉声告诉他们,这种病在孩子身上很少见,治疗难度大,费用更是个天文数字。 父母对视了一眼,谁也没说话,只是紧紧握住了彼此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给对方一点力量。 治疗从那天开始。为了给女儿筹钱,父亲跑遍了亲戚朋友家,能借的全借了;母亲则辞去了工作,日夜守在病床旁。 家里的家具被一件件卖掉,甚至连结婚时的那枚金戒指也送进了当铺。王威年纪虽小,却能感受到父母眼底那股掩不住的疲惫和焦急。 三年过去,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迅速恶化。癌细胞像野草一样蔓延到全身,脖子上的肿瘤已经鼓起,比她那只小拳头还大。 北京来的专家看过片子后摇了摇头,冷冷地说:“最多活六个月。” 那天夜里,她偷偷哭了一场。她不是怕死,而是怕活着——怕自己像个无底洞,把父母所有的力气和积蓄都吸干。 几天后,她做了一个决定——捐献遗体。她想,也许自己的身体能让别人做研究,能帮助那些和她一样生病的人。 可是,她该怎么捐呢?她没有人脉,也没渠道。母亲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和干瘦的胳膊,不知道女儿心里正酝酿着一个怎样的决定。 那时,王威有个小小的爱好——看电视,尤其是《星光大道》这样的节目。她喜欢那些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人,喜欢主持人温暖的声音。 她突然想,如果把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他们,电视台也许能帮她找到捐献的途径。 于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她坐在病床边,缓缓地写下那封信。 信上没有多少病痛的抱怨,更多的是对父母的愧疚和对生命的坦然:“我叫王威,今年十一岁,我得了癌症,快要死了。我想把我的身体捐给医院,请你们帮我联系……” 纸上的字歪歪扭扭,但每一个字都像敲在心上的小石子。 信寄出去后,她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只是觉得自己做了该做的事。可命运就在此刻拐了一个弯。 几周后,北京煤炭总医院的王明晓院长,在休息时无意中看到了《星光大道》的一期特别节目。 屏幕上,主持人读着那封信,声音有些哽咽。镜头切到王威的照片,清瘦的脸庞,眼神却异常坚定。 王明晓院长的心被深深触动了。他在医学界见过太多病人,但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并想着去帮助别人,这种勇气让他心生敬意。 他立即通过节目组联系到王威的家人,详细了解病情。得知她还没有接受最先进的治疗方案时,他立刻拍板——让她来北京! 接到电话的那天,王威和母亲都愣住了。母亲反复确认:“您是说……要给她做手术?还能治?”电话那头,王院长坚定地说:“我们会尽全力,您放心。” 很快,医院安排了救护车和接送人员,王威第一次离开家乡,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那一夜,车厢外的风呼啸着,母亲紧紧握着女儿的手,生怕一松开,就会失去她。 到北京后,一系列检查、会诊迅速展开。王明晓院长亲自制定了手术方案——这是一次高风险的切除手术,要把脖子上如拳头般大的肿瘤完整取出,同时尽可能保留她的正常组织。 手术那天,手术室的灯亮了足足七个小时。母亲在走廊里坐立不安,双手捏得发白。 傍晚,手术室的门终于打开了。王院长脱下手套,微微一笑:“手术很成功,肿瘤切干净了,接下来还需要一段康复治疗。”母亲听到“成功”两个字,眼泪瞬间决堤。 住院的日子里,王威慢慢恢复体力。她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自己并不是孤零零地与病魔作战——除了父母,还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在关心她、帮助她。 几年后,这个曾经被宣判“最多活六个月”的小女孩,不仅活了下来,还考上了大学,学的正是与医疗相关的专业。 她说,那封信改变了她的命运,而她余生都要用来回馈那些曾伸出援手的人。
奇迹真的会发生!1995年,黑龙江一八岁女孩不幸患上癌症,父母倾家荡产也要为她治
牧童的娱论
2025-08-17 14:03:3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