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制度规定很严,满蒙军兵包括军眷和闲散人员,一律不得擅离营地,不得务工务农、经商,不得买房置地,二百多年来生齿日繁,生活渐入困境。
各城满蒙集中居住,用墙围起来,与汉人交往得也很少,四道城门,一般不要外族人进出,有时汉人误入,多遭毒打,沿城边汉人住户,随时发生纠纷,打骂斗殴时有所闻,长期以来关系恶化。
由于种种限制,晚清时期这些特殊群体生活相当困苦,具体的表现是在穿、吃两方面。
穿的方面,除极少数有新衣外,一般都是缝缝补补,破破烂烂,好一点的衣服被盖,是当在当铺里的,有一个姓金的军官,穷得没 法,把军服当了,临到会操时,没钱取当,便用枪自杀,各地因贫困自杀的,时有所闻。
吃的方面,更是可怜,大部分人,每天都是吃一干一稀,很多家没钱买菜,都到空地(很多地方都是空地)寻找野菜,如地胡椒、泥鳅蒜、枸杞芽、地菠菜等,如能买得鸡、鸭坏蛋或蛤蟆,便视为上品,预卖口粮的,遇事当卖衣物的,比比皆是。
当时还传说一些笑话:一个有官位的旗人,暑天到友家作客,脱下的衣服,被主人盗去从后门送到当铺里去了,送客时不见衣服,主人打起官腔大骂妻子太不小心,被别人从后门进入房内偷去。
还有一个穷官太太,拿了一个碗到酱园去叫“打一个钱的酱油醋!”店员问“一个碗怎能装两样?”
太太说:“你的脑筋不活动,你先倒点豆瓣隔在碗中间,不就行了吗?!”
店员不肯,说:“那一来成了三样了!”
太太一笑,趁势把手伸向盐蒜钵内,抓了一个盐蒜,笑向店员说:“你再要说,我还要尝你个盐蒜!”
这些虽是当时流行的笑话,也足以反映出旗人生活窘态。
重重滴
狗屁
江渐月
真的假的?搞笑。
江渐月
上文描述的内容整体符合晚清满蒙旗人的历史处境,但需注意: 1. 隔离与冲突是制度设计的结果,而非单纯的民族仇恨; 2. 贫困与自杀是八旗制度僵化与财政崩溃的必然产物; 3. 野菜与典当是普遍现象,但极端案例(如分食尸体)多发生于战乱时期。 这一群体的困境,本质上是封建制度在近代化冲击下的缩影——既得利益阶层因特权固化而丧失适应能力,最终在历史变革中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