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命!(26) 邹一池生于60年代,在粮站工作了将近十年,吃着公家饭,也曾有过风光的时候,特别是在农民面前很是趾高气扬,可恰恰因为如此,他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为什么说是不归路呢?2000年左右,粮站被取消,他尝试了许多新的行业,后来都失败了,就因为他没有农民的那种精神,却想做与农民有关的事,他不失败谁失败呢?邹一池一直到失业,都没干过农活,更没出过力,可以说是眼高手低。他怕吃苦,也吃不了苦,他家境富裕,全村人都知道他家几代都很富有,就是这样的家境让他吃不了苦,和农民谈不到一块儿去,而且天生做事还很小气,这就导致在村里做事很少有人愿意帮他,我想以上这些就足以说明邹一池为什么要出门打工了。 邹一池四十多岁被迫出门打工,不去也不行啊,家里孩子上学要花钱,小女儿看病也要钱,可自己和老婆都没有收入,那就只能出门打工了。 邹一池为了生计出门打工,虽说他兄弟姐妹众多,那个年代每家都有几个孩子,相对来说负担都不轻,经济条件都不太好,即便想帮忙,也是能力有限,大家虽然经常相互帮忙,但起到的作用也不大,关键还是得靠自己。(待续)
这就是命!(26) 邹一池生于60年代,在粮站工作了将近十年,吃着公家饭,也曾有
爆笑解说员
2025-08-17 00:54:46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