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赚翻了!”8月12日,浙江义乌,一名药学毕业的女子,将中药做成手串、项链等

星球拾光 2025-08-16 09:39:38

“这下赚翻了!”8月12日,浙江义乌,一名药学毕业的女子,将中药做成手串、项链等,每天顾客都爆满,一个月营业额几十万,女子直言:家里从小种药材的,有时能挣的更多!网友:果然有脑子就能赚钱!   这两年,街头巷尾总能瞥见一些特别的饰品,手腕上缠着串木头珠子,凑近了能闻到淡淡的草木香,仔细打听才知道,这是用中药做的手串。   从线上店铺到线下市集,这类带着药香的首饰悄悄火了起来,义乌的陈素环,福州的韩燕燕,这些把中药做成饰品的经营者,也跟着成了小有名气的创业者。   陈素环的店开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进门就能闻到混合着玫瑰和楠木的清香。   她总在柜台后忙着揉泥巴,那可不是普通的泥巴,是楠木粘粉混着玫瑰花粉末调的香泥。   加水揉匀了搓成球,塞进模具里压实,晾上几天,一枚带着自然纹路的珠子就成了。   她说自己打小在浙江磐安的药材堆里长大,家里种着各式各样的草药,后来学了药剂学,对这些草木的性子熟得很。   前几年新中式风慢慢热起来,她看着年轻人穿汉服,用古风物件,突然觉得,能不能把药材和首饰凑到一块儿?   试了几次,她把藿香,佩兰做成能驱蚊的手串,用茯神,沉香配出安神的款式,连秋天的桂花都能揉进珠子里。   没想到这主意真成了,去年年底开店到现在,每天店里都挤满了人,有学生模样的姑娘挑来挑去,也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定制亲子款。   20块到一百多块的价格不算贵,有人买去自己戴,也有人当成伴手礼。   赶上节假日,订单能排到两天后,一个月下来,营业额能有几十万。   福州裕香堂的韩燕燕走的是另一条路。   作为“药香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她的工作室里摆着的不只是手串,还有方形的香牌,装在锦囊里的香囊,价格稍高些,大多在一百到四百块之间。   她选的药材更讲究配比,沉香,檀香,甘松按比例配好,说是能舒缓情绪。   来这儿的年轻人也不少,大概一半顾客都是40岁以下的,有穿着汉服来做DIY体验的姑娘,也有带着孩子来研学的家长。   有位常来的王小姐说,上班累了闻闻手里的药香,盘一会儿珠子,感觉紧绷的神经都松快了些,像是给自己找了个“养生仪式感”。 这些中药首饰能火,倒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这几年大家对健康越来越上心,奶茶里加枸杞,火锅里扔当归成了常态,连带着对中药的兴趣也浓了。   年轻人觉得,戴串中药手串,既比塑料珠子有新意,又像是随身带着个“健康符号”,一举两得。   不过,火归火,质疑声也没断过。   有人说这就是“智商税”,几块钱的药材磨成珠子卖几十,哪有什么真功效,也有人担心,这些号称能安神,助眠的手串,是不是在夸大宣传。   福建中医药大学的药师林淑贞倒是说得实在,她解释说,沉香,檀香这些药材确实会散发一些芳香物质,通过鼻子闻到后,可能会影响情绪,有点像咱们常说的芳香疗法。   但这效果很有限,顶多是让人稍微放松点,想靠它治病肯定不行,而且每个人的感受也不一样。   她特别提醒,要是商家说这手串能“包治百病”,那肯定是骗人的,真不舒服了还得去看医生。韩燕燕也常遇到顾客问怎么辨真假。   她教了个简单法子,天然药材的香味是淡淡的,闻着舒服,要是香味特别冲,甚至有点刺鼻,可能就是加了化学香精。   实在拿不准,还能取一点烧烧看,天然香料烧出来的烟和灰都比较自然,味道也不会变怪。说到底,买这些中药首饰,图个好看,闻个舒心就行。   要是真指望它治病养生,那可就想偏了。   健康生活从来不是靠戴串珠子就能实现的,踏踏实实吃饭,好好睡觉,比啥都管用。   现在,陈素环正打算带着她的手串去西安,武汉的展会上转转,韩燕燕的工作室也总有人来体验做香珠。   不管怎么说,能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药材变成年轻人喜欢的样子,让更多人愿意了解中药文化,总归是件有意思的事。   只是咱们买的时候心里得有数,别被那些夸大的说法迷了眼,这大概就是这股潮流里,最该记在心里的提醒了。 信息来源: 海峡都市报——“腕上养生”成新宠,中药手串在福州走红,福建中医药大学专家提醒! 杭州网——年轻人为传统药香买单,义乌市场“中药首饰”走俏

0 阅读:174

猜你喜欢

星球拾光

星球拾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