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大开发其实就是个骗局,利用清朝时期抢来的土地吸引中国的资金和人才来进行开发。

掘密探索 2025-08-15 02:46:51

远东大开发其实就是个骗局,利用清朝时期抢来的土地吸引中国的资金和人才来进行开发。 说起远东这档子事,得把时间拨回清朝。1689年,中俄签了《尼布楚条约》,说好了东段边界咋划,那时候两边还挺和气。 结果鸦片战争一打,沙俄趁火打劫,1858年《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一口气割走150万平方公里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全成了俄罗斯的地盘。 这些地现在占俄罗斯远东联邦区80%的面积,可人口稀少得离谱:6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20年才住着629万人,密度连中国的百分之一都不到,用“地广人稀”形容都抬举它了。 苏联那会儿,远东是“红色帝国”的工业前沿,造船厂、矿场、农场一片热闹。 可苏联一解体,工厂全倒闭,年轻人全往莫斯科跑,剩下的全是老头老太太。 2022年俄乌一打仗,西方对俄罗斯下了上万项制裁,能源卖不出去,钱袋子瘪了。 远东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倒是多,可俄罗斯没钱挖——翻新远东铁路要2500亿卢布,这点钱连修条主干道都不够。俄罗斯急得只好找中国。 中国一听,79个合作项目、1600亿美元投资砸下去,中国企业直接在远东建国际标准铁路,连俄罗斯的宽轨都不用,物流全自己掌控。 更绝的是,中国在远东种的大豆、养的奶牛,90%都卖回国内。 海参崴港口成了中国内贸中转站,吉林、黑龙江的货出海成本直降40%,东北老工业基地一下子活过来了。 最狠的是,中国企业在远东特区享受“治外法权”——法律纠纷按中国法律判,这待遇,19世纪的列强租界才配拥有。 俄罗斯为啥这么“大方”?背后全是算计。远东部署了图-160战略轰炸机,表面是威慑美日,其实是给中国交“投名状”——“你看,我连核威慑都和你绑一块了,远东开发你可得帮我。” 更绝的是,俄罗斯直接把整个远东特区给中国,断了日韩插手的念头。 但俄罗斯国内有人不乐意了:“中国这是用钱买我们的地啊!等他们修完路、挖完矿,远东还姓俄吗?”可俄罗斯政客心里门儿清:西方制裁下,只有中国愿意接盘。 2025年5月,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访华,第一件事就是谈远东合作。 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放话“远东开发是国家头等大事!”可底下人小声嘀咕“等中国企业的推土机开过来,主权让渡可就收不回来了。” 中国这边也不是傻白甜。长城汽车2014年在俄罗斯建厂,结果被当地经销商骗走3.23亿人民币,官司打了十年都没要回来。 现在中国企业学精了:央企打头阵,民企慎入;资源必须运回国内,不能给俄罗斯做嫁衣,合同里得写清楚,出了事按中国法律判。 1858年《瑷珲条约》让中国丢了黑龙江以北的地,2025年黑瞎子岛开发却让中俄在曾经的边界线上共建物流中心。 历史像面镜子,照见了从“挨打割地”到“一起赚钱”的百年跨越。 但远东的故事还没完。俄罗斯腐败严重,远东人口越来越少,日韩还在旁边虎视眈眈。 中国企业在远东投资,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怎么保证钱不白花?怎么避免项目烂尾?怎么在地缘博弈里守住底线? 远东大开发,既不是俄罗斯给中国下的套,也不是中国单方面的慈善。 这是场“你缺钱我缺地,你缺技术我缺资源”的合作。俄罗斯需要中国的钱和技术盘活远东,中国需要远东的资源和市场支撑东北振兴。 但合作得讲规矩:第一,央企先上,民企别急着凑热闹——长城汽车的教训不能忘。 第二,资源必须运回国内,不能帮俄罗斯养“肥羊”;第三,合同里得写明白,出了事按中国法律判,不能让俄罗斯“反咬一口”。 远东的未来,不靠中俄的口号,靠双方的行动。 等黑瞎子岛的物流中心建好了,等海参崴的港口吞吐量翻番了,等远东的农田里长满中国的大豆,这场百年地缘博弈,或许才能写出真正的“共赢”结局。

0 阅读:14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