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电讯报:泽连斯基愿让步,同意接受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和克里米亚领土被俄罗斯占领,双方停火。 就在几天前,泽连斯基还对外强调乌克兰的领土主权不容谈判。但战场的情况似乎让他没有太多选择的空间。 说实话,乌军在战场上的日子真不太好过。俄军最近在几个关键方向打得很猛,今天夺个高地,明天占个交通枢纽,乌军防线被撕开好几个口子。前线士兵传回来的消息越来越糟,弹药打一颗少一颗,连最基本的单兵口粮都开始限量供应。 之前乌军还能靠着西方援助的重武器组织反攻,现在别说反攻,能守住现有阵地都得拼尽全力。有前线军官私下透露,有些部队的炮弹库存只剩下正常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坦克装甲车坏了一大半,维修零件却迟迟送不到。 战场打不赢,背后的靠山还在动摇。乌克兰能撑到现在,全靠美国和欧洲输血。但这两年下来,西方内部的嘀咕声越来越大。美国国会里,不少议员开始质疑为什么要把纳税人的钱不断砸到乌克兰战场,有人直接在听证会上拍桌子,说本国的公路都没钱修,凭什么给乌克兰买炮弹。 欧洲更不用说,德国、法国这些原来的援助大户,现在连承诺的防空导弹都拖着不送,理由是 “本国库存也得留着应急”。 更麻烦的是,欧美这种犹豫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影响。乌克兰国防部上个月提交的装备需求清单,实际落实的还不到三成。之前每个月能稳定收到的 155 毫米炮弹,这个月直接砍了一半。 更要命的是资金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诺的贷款还没到账,美国冻结的那笔 60 亿美元军事援助,国会吵了一个月还没下文。乌军后勤部门的人急得团团转,没有钱,连士兵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泽连斯基不是不想硬扛。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一旦承认领土被占,国内的反对声音能把他淹没。但参谋们给他算过一笔账:现在乌军手里的预备队已经快打光了,就算把所有能动用的兵力都压上去,最多也就收复几个小村庄,想把俄军赶出去根本不可能。 更危险的是,如果继续耗下去,再过几个月就要进入冬季,乌军到时候可能连士兵的冬装都凑不齐,到时候不用俄军进攻,部队自己就得垮。 这时候特朗普的动作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美俄元首一旦在8月15日的阿拉斯加会议上达成共识,泽连斯基就算想要反抗,也会因为国际支援的后继乏力而落入下风。 所以泽连斯基现在就像站在悬崖边。往前走,是打不赢还得硬打的死胡同;往后退,是国内政治危机和领土让步的骂名。但现实摆在眼前,西方的钱和武器不是无限供应的,乌军的战斗力也撑不了多久。英国媒体说他 “愿意让步”,其实更像是没得选之后的无奈之举。 这场仗打到现在,早就不是简单的领土争端了。背后是西方援助能力的枯竭,是乌克兰战争潜力的耗尽,也是大国博弈的重新洗牌。泽连斯基从 “寸土不让” 到考虑停火,与其说是态度转变,不如说是终于认清了现实: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口号再响亮也没用。 至于停火能不能真的实现,还得看各方的博弈。特朗普想靠施压结束战争捞取政治资本,普京想保住既得利益,泽连斯基想尽量减少损失。但不管怎么谈,有一点已经越来越清楚:乌克兰想靠战争收回所有领土,可能性基本为零。这场打了这么久的战争,或许真的要在各方的妥协中,慢慢走向一个不那么体面的结局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普京六大“投降条件”曝光!第一,你现在丢掉的地,全是我的。第二,你现在还没丢掉的
【117评论】【59点赞】
勿忘我
你以为他犯下了这么大的错还有回头的空间?逃亡可以是唯一的出路,.乌克兰人民的财产损失和国破家亡的恨没有人来承担是不可能的,谁引发的战争谁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