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事要辞职了,临走前热情地邀请大家晚上聚餐,说是要感谢大家多年来的关照。我们
姜海楠聊社会
2025-08-14 20:50:45
一位同事要辞职了,临走前热情地邀请大家晚上聚餐,说是要感谢大家多年来的关照。我们办公室十几号人欣然前往。点菜时,大家也没客气,七嘴八舌地选了不少,最后算下来差不多要5000元。
可到了结账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请客的同事说要去趟厕所,结果左等右等都不见他回来。给他打电话,没人接;发信息,也不回,最后竟然把我们所有人都拉黑了。
那一刻,包厢里原本热闹喧嚣的氛围瞬间凝固。欢声笑语戛然而止,只剩下服务员略显尴尬的催促声,和我们这群人面面相觑的沉默。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错愕与难堪,我看着满桌几乎没怎么动的菜肴,再想起他下午在办公室里热情邀约的模样,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吃好喝好”,心里就像堵了团棉花,又闷又难受。
部门主任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叹了口气说:“算了,大家AA制吧,别让服务员为难。”我们默默地掏出手机转账,每人四百多块。走出饭店,秋风带着凉意扑在脸上,大家一路无言,平日里热闹的下班路,此刻显得格外漫长。有人低声抱怨,有人摇头惋惜,更多人则是满心的失望——毕竟在一起共事两年,就算情谊不深,也不该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回到家,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这位同事平时的样子。他总是笑眯眯的,开会时会主动帮大家带咖啡,谁有急活,他也乐意搭把手。虽然业绩一般,但人缘还算不错。上个月他说要去南方发展,大家还凑钱给他买了纪念品,谁能想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局。我不明白,就算他真有什么难处,大大方方说出来不就好了,何必用逃避和拉黑的方式,把最后一点情分都消耗殆尽呢?
第二天到办公室,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没再提这件事,但气氛明显变得沉闷压抑。直到午休时,老周突然开口:“其实他上个月找我借过钱,说家里有急事,我当时手头紧没借给他。”这话一出口,大家才纷纷说起,原来他最近状态确实不对劲,经常躲着接电话,偶尔还能听到他跟家人吵架。或许那场所谓的“辞职宴”,从一开始就是他在硬撑场面。
主任看出了大家的低落情绪,下午特意召集我们开了个短会。他语重心长地说:“这事确实让人心里不舒服,但咱们换个角度想,也许他是真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才出此下策。咱们损失几百块钱是小事,看清一个人的人品,学会怎么识人,这才是更重要的收获。”他顿了顿,接着说:“在职场里交朋友,得看长久的品行,不能只看一时的热情。真正的情谊,从来不是靠饭局来维系的。”
主任这番话让我顿时豁然开朗。是啊,我们之所以失望,不只是因为损失了钱,更重要的是信任被辜负了。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件事也给我们上了一课:在人际交往中,得保持必要的警惕和边界感,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尊重。要是当初我们不过度劝酒、不过分点菜,或许也不会让他陷入那么尴尬的境地。
后来听其他部门的同事说,他确实欠了不少外债,辞职也是因为实在无力承担压力。虽然这不能成为他逃避责任的理由,但至少让我们知道了事情的全貌,心里的怨气也消散了不少。毕竟谁都有难处,只是他选错了应对的方式。
这件事过去半年后,办公室的氛围早已恢复正常。我们偶尔还会提起那次“逃跑的饭局”,不过语气里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愤怒,更多的是一种释然的调侃。它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了人际交往中的真诚与虚伪,也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那些在关键时刻愿意担当的人。
有一次新员工入职,聚餐时主任特意叮嘱大家:“够吃就行,别铺张浪费。朋友相交,贵在真心,不在排场。”我们都笑了,心里却明白,这是经历过难堪后才懂得的道理。
生活就是这样,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经历形形色色的事。有些相遇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有些告别促使我们成长。就像那次荒唐的饭局,虽然让我们损失了金钱和信任,但也让我们学会了识人辨心,懂得了真诚的珍贵。
真正的情谊,从来不需要用盛大的饭局来证明。那些在你需要时愿意伸出援手,在你犯错时愿意坦诚指出,在关键时刻能够担当责任的人,才值得我们用心去结交。而那些只会用表面热情敷衍,遇到问题就逃避的人,就算离开了,也不过是帮我们清理了生命中的过客。
0
阅读:235
ganql
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