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拉尼总统府灯火通明,权力却被瓜分一空!叙利亚七族群密会割肉,国家只剩空壳 来源:洞察天下世界 叙利亚北部哈塞克市的一场秘密会议,彻底撕碎了朱拉尼的总统梦。 2025年8月8日,库尔德人、阿拉伯部落、土库曼人、基督教团体、阿拉维派、德鲁兹人等七大族群代表罕见同框,这场名为“北部和东部立场统一大会”的集会,实则是向大马士革发出的分权通牒。 他们提出的五项核心诉求,地方自治、宪法重写、资源分配自主、安全部队地方化、行政区划调整,每一条都像手术刀般精准切割中央权力。 最致命的是,连远在西部沿海的阿拉维派和南部苏韦达的德鲁兹宗教领袖都亲自到场,跨地域联盟首次成型。 会议闭幕声明直接点名苏韦达模式:德鲁兹武装长期拒绝中央征兵征税,地方自治已成现实样本。 这意味着朱拉尼若拒绝条件,更多地区将武装自决,国家瞬间沦为徒有国旗的空壳。 朱拉尼名义上掌控的领土,早已缩水成一条“脊椎骨”。 他实际控制的区域仅剩大马士革-霍姆斯-哈马-阿勒颇交通干线,外加伊德利卜老巢,面积不到全国三成。 东北部油田被库尔德武装“叙利亚民主力量”(SDF)牢牢控制,美军基地为其撑腰;北部边境由土耳其扶植的“国民军”割据,土军坦克直接驻防;南部苏韦达山区是德鲁兹武装地盘,以色列情报网暗中输送武器;西部海岸线驻扎着俄军保护的阿拉维派势力。 就连中部沙漠地带,“伊斯兰国”残余仍在流窜袭击。 朱拉尼的政令连总统府围墙都难突破,税收、征兵、法律全成废纸,地方武装的皮卡车比他的总统卫队更有话语权。 朱拉尼的统治危机从身份污点开始发酵。 这个穿西装打领带的“总统”,原名艾哈迈德·沙拉,十年前是恐怖组织“努斯拉阵线”的头目,2016年改换门庭成立“沙姆解放组织”也难洗极端烙印。 2025年7月,沿海阿拉维派聚居区爆发大规模绑架案:极端组织“逊尼派见证者旅”针对妇女和未成年少女下手,强迫她们与绑匪“结婚”,联合国将此暴行类比ISIS迫害雅兹迪人。 面对血泪控诉,朱拉尼政府却搪塞为“家庭矛盾”,甚至被曝与施暴武装存在利益勾连。 与此同时,他主导的9月议会选举沦为笑柄——210个席位中70席由他直接任命,140个“民选”席位程序造假。 阿拉维派和基督徒群体彻底寒心:“恐怖分子当总统,我们宁可自立山头! ”。 大国博弈的绞索正勒紧朱拉尼的脖子。 为换取俄罗斯支持,外长希巴尼赴莫斯科谈判,俄外长拉夫罗夫冷冰冰抛出条件:减免80亿美元债务可以,但塔尔图斯海军基地租约必须延续至2066年。 美国则持续武装库尔德人,东北部输油管道直通土耳其港口,朱拉尼仅能抽成15%过路费。 土耳其表面支持临时政府,却纵容“国民军”吞并叙北边境,计划在巴尔米拉古城建立永久基地。 以色列更狠——特种部队突袭南部哈德尔地区后,整师兵力赖着不走,趁机扩大戈兰高地控制区,垄断全国近半淡水资源。 四国代理人瓜分叙利亚,朱拉尼连谈判桌都挤不进去,外媒讥讽他“像棋盘上随时可弃的小卒”。 阿拉维派的反扑已进入倒计时。 阿萨德表亲拉米·马克卢夫在拉塔基亚山区集结15万主力部队,配备“老虎师”名将哈桑指挥系统,另有15万预备役和7万散布山区的退役军官随时响应。 这支力量虽缺乏重型装备,但熟悉地形且动员高效,死守沿海据点绰绰有余。 民众情绪:2025年冲突已致9000人死亡,75%为平民,中产阶层对经济崩溃的愤怒正转化为对阿萨德时代的怀念。 大马士革街头出现诡异场景——工人铲除阿萨德铜像基座时,小贩低声嘀咕:“至少以前不用排队领俄军面粉! ”。 朱拉尼的溃败早有预兆。 2025年7月苏韦达省冲突成为转折点:他派5万政府军镇压德鲁兹自治运动,却遭以色列战机空袭总统府逼退。 撤军演变成全线溃败,700名精锐阵亡,八个师建制瓦解。 当8月11日SDF代表团突然现身大马士革“重启谈判”时,临时政府才发现自己无牌可打——各族群要的不是妥协,而是彻底重塑国家结构。 最新情报显示,朱拉尼疑似逃离首都,行踪成谜。 总统府灯火依旧通明,但走廊里只剩散落的文件:俄军基地续约草案、库尔德石油分成报表、30万阿拉维大军布防图……这些纸片拼出的,是一个国家分崩离析的残影。 叙利亚民众在碎玻璃渣中寻找活路。 通货膨胀率飙至300%,十万家企业倒闭,公务员靠沙特救济金度日。 大马士革市民排队领取印着俄罗斯双头鹰标志的面粉袋,而苏韦达难民营里,德鲁兹妇女用帐篷碎片给孩子缝制书包。 朱拉尼筹备的议会选举海报被撕碎,取而代之的是哈塞克会议传单:库尔德旗帜、德鲁兹星徽、基督教十字架并列——这些符号不再象征统一,而是割据的商标。 当国际记者问一名库尔德战士是否还承认大马士革政权,他踢开脚边印着朱拉尼头像的报纸:那栋楼归他,剩下的……各凭本事。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就在刚刚也门胡塞武装叶海亚宣布8月13日凌晨,也门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
【41评论】【7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