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机被扣在俄罗斯!开资料显示,目前至少有27架中国商用飞机滞留在俄罗斯,而实际数量可能更高,达到数十架! 这场飞机被扣事件,简直就是一场让人揪心的国际商业灾难。想象一下,咱们中国的二十多架大飞机,就这么活生生地被扣在俄罗斯,每天风吹日晒,折旧损耗不说,关键是连个明确的归还日期都没有,这搁谁身上能不着急? 事情得从 2022 年那场大变局说起。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像狂风暴雨一样袭来,航空业首当其冲。俄罗斯被逼急了,直接下令把外国租赁的飞机全部注册成国内资产。 这一招可太狠了,直接把中国租赁企业的活路给断了。你说这些企业冤不冤?本来就是正常的商业租赁,结果一夜之间,飞机就成了别人的 “家产”,连个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山河智能、日发精机这些公司,哪个不是一肚子苦水?山河智能的 3 架飞机被扣了 4 年,最后才拿到 1.64 亿赔偿,可这钱能补上他们这些年的损失吗?日发精机更惨,5 架波音 757 扣在俄罗斯,直接计提了 7.41 亿的减值损失。 这些数字背后,是多少员工的心血,多少投资者的期望啊!俄罗斯那边态度强硬得很,国际仲裁结果在他们眼里就跟废纸一样。中银航空租赁的 17 架飞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收回 2 架,剩下的就这么拖着,你能拿他们怎么办? 飞机停在那儿,每一天都是烧钱。折旧、维护、保险,哪一项不需要钱?可租赁公司不仅收不到租金,连飞机的影子都见不着。有些公司实在没办法,只能把飞机全额计提减值,账面直接归零。 业内人士现在都在反思,以后在高风险国家做生意,可不能再这么天真了。以前总想着赚钱,可没把风险当回事儿。现在好了,血的教训摆在眼前,以后再签合同,是不是得加上政治风险条款?是不是得提前买好保险?是不是得做好最坏打算,比如飞机被扣后怎么止损? 政府的角色也变得至关重要。发达国家早就有海外资产风险预警机制,咱们是不是也该加快建立?遇到这种事儿,光靠企业单打独斗可不行,政府得出面协调,得通过外交渠道施压,得给企业撑腰。就像这次山河智能能拿到保险赔偿,说不定背后就有政府的默默支持。 还有行业分析师提出的 “转守为攻” 思路,我觉得挺有道理。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比如和俄罗斯企业合作搞技术研发,把飞机维护、升级的活儿揽过来,既能减少损失,又能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再比如,把滞留的飞机改造成货运或者旅游包机,在俄罗斯国内运营,说不定还能赚点钱回来。这虽然是没办法的办法,但总比干等着强。 这场风波的影响远不止航空领域。它给所有出海的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国际商海里航行,不能只盯着利润,还得时刻留意暗礁和风浪。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文化差异,这些都得提前考虑周全。只有这样,咱们的企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想想那些被扣的飞机,它们就像被困在异国他乡的游子,让人牵挂。希望这场危机能早点过去,也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心血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没了。未来的路还很长,咱们得吃一堑长一智,让这些教训变成前进的动力。
中国飞机被扣在俄罗斯!开资料显示,目前至少有27架中国商用飞机滞留在俄罗斯,而实
兰亭说事
2025-08-14 10:18: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