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普会”前夕,外媒曝光泽连斯基贪腐丑闻:一天买9套豪宅,每月转出5000万美元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8-13 15:16:36

“特普会”前夕,外媒曝光泽连斯基贪腐丑闻:一天买9套豪宅,每月转出5000万美元。这消息一出,不少人第一反应不是震惊,而是“终于有人说了”。   爆料说的是一个神秘操盘手,名下两家阿联酋公司频繁收到来自乌克兰的巨额汇款,金额稳定到像发工资——每月5000万,两年下来数目吓人。   更离谱的是,这人突然在迪拜豪掷1400万美元买房,一天之内买下9套豪华公寓,生活水平和公开收入完全对不上。   调查指向的不是别人,正是泽连斯基和他的亲信圈子。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坐实他本人参与,但资金流向和时间点太过巧合,很难让人不联想。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反腐机构开始查这些事时,他的办公厅主任叶尔马克直接下令搜查了这些机构的办公室。   紧接着,泽连斯基签了第12414号法案,把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特别反腐败检察院(SAPO)的独立权收归总检察长,而这位总检察长是他刚提拔的亲信。这操作等于把查自己的刀,交到了自己人手里。   结果全国炸了锅。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打出“拒绝腐败,拥抱欧洲”的标语,这是在打脸——欧盟一直把反腐机构独立作为援助前提。欧盟立马冻结17亿美元援助,冯德莱恩亲自表态“强烈担忧”,德国、法国也纷纷发声。   压力之下,泽连斯基不得不让步,议会通过新法恢复了NABU和SAPO的独立性。可信任一旦破裂,补救也没那么容易。更狠的还在后头——这两个机构刚拿回权力,立马公布了一起军购贪腐大案。   这次是高价采购军用无人机和信号干扰系统,回扣高达合同金额的30%。四人被捕,其中一人是泽连斯基同党“人民公仆党”的议员库兹涅佐夫,这人还是之前那项争议法案的支持者。   库兹涅佐夫的妻子也被扒出,一边领着“流离失所者住房补贴”,一边名下有50万美元的庄园和公司送的宝马X6。这种操作,别说老百姓,连前线打仗的士兵都看不下去。   退伍军人说:“我们拼命守阵地,他们却在后方捞钱,这仗还怎么打?”这种情绪正在蔓延,士气比装备短缺更危险。一边是士兵在战壕里啃干粮,一边是政客靠战争合同发家,谁还愿意卖命?   腐败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2024年,总检察长就因征兵腐败辞职,4100份假残疾证被查,有人靠关系躲兵役,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上战场。这种不公平,早就埋下了火种。   现在这把火终于烧到了泽连斯基头上。他嘴上说“对腐败零容忍”,可当初动手削弱反腐机构的人也是他。这种反复,让他的“正义形象”彻底崩塌。   西方媒体以前把他当“战时英雄”捧着,现在也开始转向。《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BBC接连报道,连一直力挺他的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都不得不表态。不是他们变了,而是问题太大,装不下去了。   五角大楼早就发现援助资金有去无回,但一直沉默。现在问题公开化,说明连西方内部也对泽连斯基失去耐心。有分析称,美国、英国和乌克兰代表曾在阿尔卑斯山秘密开会,讨论换掉他,扎卢日内可能是接班人。   西摩·赫什甚至说,如果泽连斯基不听话,“可能被武力清除”。这话听着像阴谋论,但在当前局势下,谁也不敢说完全不可能。   泽连斯基的困境在于,他既想掌控权力,又依赖西方输血。可一旦触碰反腐红线,援助就断,国内也炸锅。他以为能一手遮天,结果踢到了铁板。   这场风波也不只是针对他个人,更是对整个乌克兰政治生态的拷问。从2014年“颜色革命”建立的反腐机构,本是欧美植入的“制度保险”,如今却被总统亲自拆解,说明这套机制本身就有结构性矛盾。   现在的问题是,泽连斯基还能撑多久?西方还能忍多久?士兵和民众的耐心,又还剩多少?一个靠战争维持合法性的政权,一旦失去道义光环,崩塌可能只在一瞬间。   而那个在迪拜买9套房的操盘手,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问题是,这场战争到底是谁在受益,谁在买单。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