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秘书长吕特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不论俄美下周谈得怎么样,对乌克兰的支持一如既往的进行,并支持乌克兰反对割地求和的立场。 北约秘书长延斯·吕特最近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撂下一句狠话:“不管俄美下周谈成啥样,北约对乌克兰的军援不会停,乌克兰的领土一寸都不能少!” 这话一出,直接把俄乌冲突的谈判桌掀了个底朝天,要知道,再过几天,普京和特朗普就要在阿拉斯加碰头,外界原本猜测美俄可能私下达成某种“交易”,让乌克兰被迫接受部分领土让步。 但吕特这一表态,相当于给泽连斯基吃了颗定心丸——北约不会让乌克兰孤军奋战,可问题是,北约的承诺到底靠不靠谱,乌克兰的“不割地”立场,真能扛住美俄两大国的压力吗?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战场上的僵局让各方都开始琢磨怎么收场,8月15日,普京和特朗普要在阿拉斯加见面,外界普遍认为,这次会谈的核心议题就是乌克兰的未来。 特朗普团队此前放风,暗示可能推动“领土交换”方案,让乌克兰承认俄占区的现状,换取停火,泽连斯基一听就炸了,直接搬出宪法,说乌克兰的边界“一寸都不能让”。 但现实很骨感——乌军在前线弹药短缺,征兵年龄已经拉到60岁,再打下去,乌克兰可能连谈判的筹码都没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北约秘书长吕特站出来,给乌克兰打了一剂强心针,他在采访里强调,北约的军援不会因为美俄谈判而中断,乌克兰必须“以强者的姿态”坐上谈判桌。 这话听着挺提气,但仔细琢磨,北约的承诺其实有点“薛定谔的支援”——既不说停,也不说怎么加大力度,反正就是“继续给”。 更微妙的是,欧洲内部的态度并不统一,法国、德国虽然嘴上支持乌克兰,但私下已经在讨论“冻结冲突”的可能性,甚至有人提议让乌克兰用领土换北约成员国资格。 俄罗斯这边呢,普京显然不想在谈判前露怯,俄军虽然控制了乌东大片土地,但自家日子也不好过——每天战损近千人,无人机零件还得靠走私。 所以普京的策略是“见好就收”,先把顿巴斯和克里米亚攥手里,剩下的以后再说,可北约突然跳出来力挺乌克兰,等于给谈判增加了变数。 俄外交部早就警告过,北约军援是在“玩火”,任何运武器的车队都是合法打击目标,如果美俄谈崩了,战场会不会再度升级,没人敢打包票。 最尴尬的其实是欧洲,一边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能源价格飙涨,工业都快被掏空了;另一边又怕美国突然和俄罗斯和解,自己成了“冤大头”。 所以欧盟赶紧表态,说任何和平协议都得有乌克兰参与,不能搞“慕尼黑协定2.0”,但问题是,欧洲的军工厂产能跟不上,承诺的援助经常拖延,泽连斯基心里估计早就骂娘了。 吕特的强硬表态,表面上是给乌克兰撑腰,实则暴露了北约的困境,既不想乌克兰输,又不敢和俄罗斯彻底撕破脸,美俄阿拉斯加会谈的结果,很可能决定未来东欧的格局。 如果特朗普真逼乌克兰割地,北约的“支持”就成了空头支票;如果谈崩了,战争继续,欧洲的经济恐怕先撑不住,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靠牺牲别国领土换来的。
看谁还敢欺负中国,这就是下场!韩媒哀嚎:韩国成为最大受害者。韩国媒体近日连篇累
【30评论】【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