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印度来说就是被暴击的是一天,当莫迪老仙抗着50%关税抬头望向中国的时候,中

天天纪闻 2025-08-13 10:17:19

今天对印度来说就是被暴击的是一天,当莫迪老仙抗着50%关税抬头望向中国的时候,中美再次决定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当他站在山顶,才发现小丑竟是自己。   8月1日,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的25%惩罚性关税正式生效,叠加此前已有的25%基础税率,印度对美出口商品的综合关税飙升至50%。这对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印度出口企业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仅珠宝行业每年90亿美元的出口额就可能因关税壁垒被挤出美国市场,纺织、化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是首当其冲。   据BBC测算,若这种高关税持续下去,印度每年865亿美元的对美出口几乎全部失去商业可行性,GDP增长率可能跌破6%。   更让印度感到挫败的是,就在其承受关税重创之际,死敌巴基斯坦却迎来历史性利好。7月3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巴基斯坦商品的关税定为19%,这是南亚地区最低水平,比印度低了6个百分点。这个消息让伊斯兰堡的商界一片欢腾——巴基斯坦的纺织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瞬间获得了碾压印度的价格竞争力。   例如在成衣出口领域,巴基斯坦企业现在只需缴纳19%的关税,而印度同行却要面对50%的税率,这种差距足以让美国采购商毫不犹豫地转向卡拉奇而非孟买。   这种关税政策的双重标准,在印度国内引发强烈不满。印度官员直言“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指出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规模远超印度,却获得了关税暂停待遇,而印度却因同样行为遭受重罚。   这种对比让莫迪政府的“多向结盟”战略显得格外脆弱——当美国在贸易谈判中步步紧逼时,印度既无法像巴基斯坦那样获得关税优惠,又难以像中国那样通过战略博弈争取缓冲空间。   更令印度难堪的是地缘政治层面的连锁反应。8月1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俾路支解放武装”及其分支列为外国恐怖组织,这一决定直接戳中了印度的痛处。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一直指控印度通过情报机构支持俾路支分裂势力,以破坏巴国内稳定。此次美国的官方认定,等于在国际舆论场坐实了印度的“支恐”嫌疑。   巴基斯坦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称这是“抵御国际恐怖主义的关键胜利”,而印度外交部则陷入沉默,这种反差进一步削弱了新德里的国际话语权。   经济与政治的双重打击,正在撕裂印度苦心经营的战略布局。在贸易领域,美国的关税政策迫使印度企业重新评估市场布局。例如,印度电子代工企业PGElectroplast已大幅下调本财年利润预期,其股价暴跌引发整个板块恐慌性抛售。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却借助低关税红利加速抢占市场份额——仅2025年7月,巴基斯坦对美纺织品出口同比激增22%,其中相当一部分订单原本属于印度企业。   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在能源领域同样显著。印度33%的石油进口依赖俄罗斯,若屈从美国压力停止采购,不仅会导致炼油设施改造的巨额成本,还可能引发国内油价暴涨,进而冲击莫迪政府的执政根基。   反观巴基斯坦,却通过与美国的石油开发合作协议,获得了俾路支省等地区的勘探权,这种能源合作不仅增强了巴方的经济独立性,更在战略上形成了对印度的牵制。   在这场博弈中,印度的外交困境愈发凸显。当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挥舞大棒时,印度既无法像白俄罗斯那样通过“向东看”战略获得技术支持,又难以像巴基斯坦那样通过地缘合作换取经济利益。   更讽刺的是,印度曾长期自诩为“全球南方领袖”,但在此次关税战中,越南、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却凭借更低的关税税率,加速蚕食印度的出口市场份额。   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印度自身的战略选择密切相关。莫迪政府坚持的“印度制造”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土产业发展,但也导致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缺乏灵活性。   例如,在美印贸易谈判中,印度拒绝开放转基因大豆和乳制品市场,这种对农业领域的过度保护,最终成为谈判破裂的导火索。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则通过快速调整政策,在反恐合作、能源开发等领域与美国达成默契,从而换取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的困境并未因中美关税休战而缓解。8月12日中美宣布延长关税暂停期后,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做出反应——人民币兑卢比汇率当日升值0.3%,而印度股市却因投资者担忧出口前景继续下挫。这种资本流动的对比,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两国经济韧性的不同判断。   这种局面的演变,或许印证了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的警告:美国的关税政策正在“促使印度重新考量战略布局”。然而,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印度能否找到既维护国家利益又避免四面树敌的平衡点,仍是一个未知数。  

0 阅读:551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