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一支奉命前往淞沪战场支援的川军,拿着钱在南京的街头买胶鞋、吃卤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8-13 09:57:20

1937年10月,一支奉命前往淞沪战场支援的川军,拿着钱在南京的街头买胶鞋、吃卤肉。面对带头长官的质疑,这群穿着草鞋,脚指头渗血的士兵说了句话,让站在街头为他们送茶的百姓泣不成声。

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杨森亲眼看着自己的部队像潮水般涌向敌阵,那一刻他心如刀绞,却又涌起一股不屈的火苗。

  日军坦克碾压过来,炮弹炸得地动山摇,他的士兵们没后退半步,用血肉之躯硬生生挡住了敌人的攻势,那些从山里走出来的汉子,脸上还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却一个个眼神坚定,仿佛早就把生死抛在脑后。

  这场激战持续了几天几夜,最终他们守住了阵地,敌人灰溜溜地退了回去,杨森抹了把脸上的汗,心里暗想:弟兄们,这次咱们没白来,总算为国家争了口气。

  事情得从头说起,1937年夏天,日本军队在上海大举进攻,中国军队拼死抵抗,但形势越来越吃紧,急需增援,可手头的精锐部队已经耗得差不多了。

  这时,杨森站了出来,他是四川广安人,之前在地方上混得风生水起,却因为内耗被挤到贵州边上,但一听说国家有难,他二话不说,决定带着二十军出山抗日。

  蒋接到他的请战电报,很快就批准了,杨森心里清楚,这不是闹着玩的,得赶紧行动,他召集部队,从贵州黔西起步,全靠步行,没车没铁道,就那么一步步往前赶。

  士兵们装备简陋,脚上裹着草鞋,背着老旧的家伙什,沿途还得靠当地人帮着填饱肚子,原计划要走近两个月,他们硬是咬牙加速,只用了二十多天就到了长沙。

  杨森看着弟兄们脚底磨出的血泡,心里不是滋味,但也为他们的韧劲自豪,没等喘口气,他们就转乘火车去武昌。

谁知半路遇上敌机轰炸,车厢乱成一锅粥,大家连夜过江撤到汉口,接着又坐船赶往南京,士兵们拿到钱,没乱花,长官一看急了,担心他们不把钱当回事,就有了开头一幕。  

可士兵们心里门儿清:这不是过日子的钱,而是为了上战场前让自己舒坦点,他们知道前线是啥样,活着回来的希望渺茫,所以干脆痛快点。

  南京的百姓们听说这事,眼眶都红了,纷纷端茶递水,帮着送这些远道而来的兵上车,杨森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想老百姓的这份心意,比啥奖励都值。

  部队很快抵达上海前线,接手大场和蕴藻浜一带的阵地,日军火力猛,飞机坦克轮番上阵,我方武器落后,形势险恶,杨森先去实地转了转,看到黄浦江上敌舰密密麻麻,心里沉甸甸的。

  他回来汇报,得到的答复是,就凭咱们的决心,也得跟敌人死磕到底,杨森点头应下,回去就动员全军,鼓舞大家斗志,战斗一打响,日军趁换防空隙猛扑过来。

  二十军没慌,士兵们一进战壕就开火,敌人的冲锋被打退不说,还被反抢了块阵地,日军气急败坏,调来更多炮火和飞机轰炸。

  杨森后来回忆,那种震耳欲聋的动静,让人一辈子忘不了,在顿悟寺和桥亭宅一线,部队死守不放,一个团的官兵拼到最后,只剩两百来人。

  杨森见前线吃紧,亲自带后备队赶去增援,士兵们一看自家老大来了,士气大振,发起猛扑,把敌人打得节节后退,夺回了好几道防线。

  这次顿悟寺的胜利,是用无数弟兄的命换来的,杨森咬着牙想:仇不能不报,阵地绝不能丢,整个部队激战五天三夜,守住了大场阵地,最后他们转去苏州常熟一线,掩护后撤,伤亡惨重,军官丢了二百多,士兵七千余。

  但任务完成了,杨森带着残部回南京汇报,二十军被缩编,但杨森升了职,部队调去安庆休整,时间推到1939年,长沙第一次会战又爆发。

  杨森刚做完手术,一个团打退敌先头部队,还缴获了敌人的地图,上面标明了进攻路线,杨森赶紧调整部署,调兵从南向北反击。

  日军强渡新墙河,突破防线,我方部队有计划退守山区,进行侧击和袭扰,二十军缠住从通城来的敌人,在多个点上阻击,配合其他部队夜袭。

  这仗打赢了,杨森又升了职,两年后,1942年,日军再犯长沙,想打通铁路,敌司令集中兵力南下,突破防线,直扑长沙,第九战区乱了套,蒋介石让杨森统一指挥。

  杨森听说敌一个旅和炮兵团宿营附近,决定夜袭,他调兵悄然接近,趁敌熟睡发起猛攻,打得日军措手不及,伤亡上千。

  杨森的部队截敌为几段,穷追猛打,追到新墙河时,敌炮火阻挡,杨森的儿子带队摸过去,夺炮反轰,清除障碍。

  部队顺利过河,一路追到边境,这次胜利传遍海内外,杨森获上将军衔,二十军从出山到这些战役,经历了无数磨难,却总能化险为夷。

  杨森常常想,弟兄们没白拼,国家需要的时候,咱们四川人站出来了,从前外界对川军的看法不佳,这次用行动证明了实力。  

战后,部队虽打残,但精神永存,那些牺牲的士兵,没机会见识大城市,却为保家卫国尽了力,杨森卸职后,部队继续前行,之后他回想这些年,心里温暖:抗战胜利了,国家站起来了,一切都值。  

0 阅读:123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