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德云社十几年,李菁从没说过一句郭德纲的不是。更绝的是,德云社有人结婚,他真到场;郭德纲有演出,他公开捧场;曲协有活动,他还和老郭同台。 咱就说这事儿放现在,能做到的人可不多。好多人觉得“离开”就得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才叫彻底,可李菁偏不。我有个朋友在文工团待过,跟我说过圈里规矩——师徒要是散了伙,要么当仇人,要么当空气,像李菁这样“离了婚还帮着前配偶随礼”的,简直是个例。 说相声这行拜师,水可深着呢。我之前蹲过园子听老艺人唠嗑,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拜师得摆知(公开仪式),师父得真教活儿:贯口怎么使,柳活怎么唱,甚至怎么跟观众互动都得手把手带。现在倒好,有些小孩儿拜师就是图个名——朋友圈发张磕头照,抖音打个“师承XX”的标签,师父呢?收着礼金念段贺词,之后连徒弟长啥样都记不清。前儿刷到个视频,俩年轻人在直播间喊“师父”,师父头都不抬打游戏,回句“好好直播挣钱”,这算哪门子师徒? 可李菁偏不这么玩。我查过资料,他当年确实跟郭德纲学过活儿,单口相声里的“底”(结尾包袱)都是老郭给掰扯的。后来因为工作安排分开了,可逢年过节该问候问候,有事该搭把手搭把手。去年德云社某场商演,我在后台瞅见他,穿着普通大褂坐角落,郭德纲上台前拍他肩膀:“兄弟,今儿你坐前边儿。”他摆摆手笑:“我坐这儿踏实。”就这股子实在劲儿,比那些台上称兄道弟台下互相拆台的强多了。 其实这事儿搁职场也一样。我表姐在广告公司上班,前两年部门来了个“关系户”,天天把“我叔是总经理”挂嘴边,开会不带方案只带嘴,项目出了问题往同事身上推。结果年底考评,底下人联名写反馈,领导直接把他调去边缘岗位。反倒是隔壁组的小姑娘,刚毕业没背景,跟着师傅学做PPT从零开始,加班改稿儿从来没怨言,现在都成项目组长了。你看,不管是相声圈还是职场,“真”比“名分”金贵。 有人说李菁“傻”,放着前东家资源不用,非得自己单干。可我觉着,这叫“骨气”。老话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不是靠师门名号撑着的,是靠自己做事儿的规矩、对人的真诚。就像园子里老票友说的:“相声门儿里,师父教你的是吃饭的本事,更是做人的道理。要是把这道理扔了,再大的名分也是虚的。” 说到底,不管是拜师学艺还是职场混圈,图的是个“实在”。你对人真心,人自然记着你;你玩虚的,早晚得栽跟头。李菁这事儿啊,就像面镜子,照出有些人心里的那点小九九——与其花心思算计名分,不如把本事练扎实了,把人处真诚了。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有直觉,郭麒麟不讲相声去拍戏,一定是有高人指点!郭德纲接受采访说:德云社迟
【4评论】【1点赞】